汉语大全>领导艺术>王安之败:接班人为何成为掘墓人(一)

王安之败:接班人为何成为掘墓人(一)

详细内容

王安是华人世界的奇迹。这种奇迹不仅在于他创立了美国最优秀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也在于他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比如目前领导思科公司所向披靡的CEO钱伯斯,就是从王安公司出来的。

  我们很难设想,如果钱伯斯做了王安CEO会怎么样,但这段历史至少说明一点,王安公司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没有人才,也不完全是因为技术问题。深入分析王安之败,我们可以看到王安是倒在华人公司普遍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上:权谋管理与接班人危机!

  王安24岁赴美,在应聘IBM时备受侮辱。王安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后,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改变华人在美国的形象。这种自尊与复仇既体现在他坚持用中国名字命名公司,也体现在他的管理方式上。

  众所周知,王安实验室的“三剑客”考布劳、斯加尔和考尔科,尽管才华横溢,但却相处得并不好。王安不仅没有设法通过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将他们统一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下,而且让他们各自负责一个项目,鼓励他们三人相互竞争。

  同样,为王安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约翰・卡宁汉,很受王安的器重,成为唯一一位王安家族外能影响王安决策的人。卡宁汉之所以被重用,除了才华外,最重要的是他对王安的要求总是洗耳恭听,也从来没有对王安的领导位置提出过挑战。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卡宁汉是能够引导王安公司迈进21世纪的最佳人选。然而,他却并没被推上至高宝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王安家族的成员!

  在这一点上,王安并不讳言。他坦然对媒介说:“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没有经营公司的能力。”1986年1月,王安任命36岁的儿子王列为公司的总裁。

  事实上,在这之前,王列就已经在负责公司的业务了。与传说中所描述王列并不相同的是,真实的王列并非一无是处,年轻气盛的他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的主张。比如他让考布劳三人统一思想,停止开发那些互相之间不能匹配的产品。他认为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未来的出路在于系统化,在于整个系统互相配合和补充,而不在于单一产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