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会讲故事胜过一叠统计数据(一)
详细内容
在西方企业管理界,斯蒂芬・丹宁享有“故事大王”的美誉,他不仅善于讲故事,而且极力推崇领导者应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提高领导力。在其新作《松鼠公司》中,丹宁讲述了一个松鼠公司运用讲故事而获得成功的寓言。
故事推动世界银行改革
该书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戴安娜的松鼠,她是松鼠公司的CEO。戴安娜从酒馆老板那里学会了编故事和讲故事的本领,于是组织公司主管在公司内部大讲特讲各自的故事,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企业团队精神,共享最新信息,从而成功地使松鼠公司从传统的松果埋藏企业转型为松果储存企业。
在从事企业管理咨询之前,丹宁曾任世界银行知识管理项目部主任。当时,他致力于把世行变成一个知识分享的组织,为此,他运用幻灯、图表、书面报告等手段,试图让世行官员接受他的观念,但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后来,丹宁想到了讲故事的办法。1995年6月,丹宁向世行官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赞比亚卡马那市的一位医生苦于找不到治疗疟疾的方案,最后登录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的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想要的全部信息。世行官员听完这个故事,很快就汇集起来讨论知识管理事务,并向行长提交了报告。1996年8月,世行行长在年度会议上宣布,要把世行变革成一个知识分享的组织。
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丹宁极力推崇领导者通过讲故事来提高领导力,促进企业改革。在《松鼠公司》中,丹宁强调的一点就是,能够在正确的时间讲述正确的故事,将成为在新世纪应对挑战和获得成功的重要领导技能。
向好莱坞学习讲故事
如今,丹宁的观点已被美国企业主管普遍接受。高级管理人员对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热情在减退,对学习如何讲述故事却兴趣盎然。
为使管理人员掌握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技巧,IBM管理开发部专门请来在好莱坞有15年剧本写作和故事编辑经验的剧作家担任顾问,向管理人员介绍好莱坞的故事经验:运用情节与角色来制造冲突。耐克公司在多年前就设立了正式的“讲故事”计划:每个新员工要听一小时的公司故事。如今,听故事仍然是新员工受训的头等大事,因此耐克的教育总管通常被称为“首席故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