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领导艺术>领导人要警惕激励错位(一)

领导人要警惕激励错位(一)

详细内容



“决策难,执行更难,协调决策和执行,难上加难”,这是因为执行和决策协调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被人忽视的矛盾,三国袁绍官渡之战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官渡 官渡 激起反思无数

官渡之战前夕,袁军占尽上风,曹军勉力支撑,进而形成了对峙。此时发生了意外的事:袁绍谋士许攸因故投奔曹操,并献上火攻乌巢袁军粮草之计。曹操立刻行动,夜袭乌巢。战争的转折点出现了。

我们看,袁军是如何应对的呢?

却说袁绍在帐中,闻报正北火光满天,知是乌巢有失,急出帐召文武各官,商议遣兵往救。张颌曰:“某与高览同往救之。”郭图曰:“不可。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张颌曰:“非也,曹操多谋,外出必内备,以防不虞。今若攻曹营而不拔,琼等见获。吾属皆被擒矣。”郭图曰:“曹操只顾劫粮,岂留兵在寨耶!”再三请劫曹营,绍乃遣张颌、高览引军五千,往官渡击曹营;遣蒋奇兵一万,往救乌巢。

结果是:张颌、高览去攻曹营时,被有准备的曹军打败而归;而救乌巢的蒋奇在途中被杀,袁军的粮草被烧。两种方案均告失利。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袁绍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吃错药了?明明是张颌想去救乌巢,却派他攻曹营;郭图要去劫曹营,却安排蒋奇代他救乌巢,如此安置,安能不败?

事实上,这种执行者所执行内容与自身意见错位,在企业组织运作中,并不鲜见,我们把这一类现象统称为“官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