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若干问题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房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办公和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样对建筑墙体的裂缝控制要求显得更为严格。由于对墙防裂的各种技术措施不完善,涉及墙体裂缝乃至渗漏的纠纷、投诉以至官司也越来越多。房屋建筑的裂缝问题也成为用户评判建筑质量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提高墙体工程质量,特别是制定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及业主、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要解决墙体质量问题,首要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各方面原因。为此,本文分析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墙体裂缝的各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粉煤灰裂缝原因解决措施
0引言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问世于19世纪的30年代,至今尚不到200年历史,因此用硅酸盐水泥配制成混凝土建造的各种建筑物最长只有100多年,而国内近些年修建的一些土木工程结构物运行不多年,就出现各种病害,甚至很快就遭到严重的破坏。
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形成裂缝的原因
涉及形成该种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干缩变形方面的原因,也有设计构造、材料及施工质量、工程管理方面的原因。根据成因最常见的裂缝可分为四类。
1.1温度裂缝: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框架梁下沿砌块顶部的水平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等。
1.2干缩裂缝:对于粉煤灰加气砼砌块,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一般干缩率为0.3-0.45mm/m。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如果将砌块放置28d能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这类变形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墙体的垂直裂缝、阶梯形裂缝、窗台边斜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
1.3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的因素有:①非承重砌块墙体是后填充的围护结构,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②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③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④墙面吊挂重物处,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⑤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开裂渗漏。
1.4因砌筑施工质量造成裂缝的因素有:①砌块缺棱掉角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墙体容易开裂。②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会因干缩引起开裂。③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④砌块排列不合理,未按规定接槎砌筑或通缝;水平、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⑤砂浆铺发面过大,铺灰长度不应大于75cm,超长时砂浆易失去塑性,造成灰缝尤其是竖缝不密实。⑥砌体与砼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离梁底300mm高时,砌体间隔时间不够和顶砌不密实。⑦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⑧墙体开槽、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开裂。
2解决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治理砌体裂缝的实用技术,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
2.1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①该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②该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的要求。
2.2框架结构非承重墙体施工①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并应防止雨淋。②砌体的龄期应超过28d才能上墙砌筑。③对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砌体含水率应小于15%,并进行干砌。对采用普通砂浆砌筑时,在控制含水率的同时,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在高温季节砌筑时,宜向砌筑面适量浇水。④切割砌块应使用手提式机具或相应的机械设备。⑤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井按排块设计进行砌筑。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速度。⑥填充墙体底部应砌高强度砖,如灰砂砖、页岩砖、砼砖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⑦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应混砌,也不得和其它砖、砌块混砌。⑧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