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试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

试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代写论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情感教育为最终目的,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语言交流的纽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积极、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在于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我们的具体教育教学中,要加大力度注重教师情感的投入,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教师热爱学生可以调节自身的
  行为,促进教师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学生做出无私的奉献,以愉快的情感和饱满的精力去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这种高尚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并取得教育成效的催化剂。学生接受教育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产生除了教育内容的因素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者的情感和师生间的良好人际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必将唤起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尊敬教师同样起着双向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有了尊师的感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更加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向师性”。向师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对教师来讲,学生的尊敬与信赖是对教师热爱学生情感的最佳回报,是对教师忘我工作的激励。这种情感必将推动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传道”是人与人心灵的交往,哪里有成功的教育,哪里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就有炽热的情感在交流。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授受,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常常有这种情况: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爱的老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老师学习。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练的教学语言,而且要具有十分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对学生无比热爱;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方法,把知识传授变成活生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渴望的不断探索真理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过程;他善于开通信息的流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及时移情换位,知他们之所想,释他们之所疑,对学生的提问应给予启发、扶持、鼓励;他对学生的意见给予支持、信任和理解;他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给予肯表扬和鼓励;他用真诚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现代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了情感交流、知识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思维活动才能找到其载体,充分展现其生机活力。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