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一)
详细内容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一些变化展开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变革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
二、依托信息技术,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和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发表专题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中国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的讲话,他指出: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大家都能感觉到。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首先使教育的基础设施、传播手段走上信息化,以前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直接来讲授,而现在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甚至移动通信系统搞教学,导致学习模式的变更。
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当今社会已步入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教学环境和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1)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样,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
多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为老师们的备课、授课提供了便利,例如:同一个知识点我们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讲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更直观的理解、掌握新知。而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的教学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特技效果的使用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互作用的体现,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增加感知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2)使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在备课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面对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和素材,是不是每个资源都可以被应用到课上,都有利于课堂教学呢?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要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这样经过反复地推敲,认真地研究,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教育教学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地贯彻其中,从而优化了课堂资源,使学生能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例如地理课《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有关地球面貌的图片和资料,运用Frontpage 和Fcash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成网页或电子动画。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原本是多么美丽、多么迷人。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地球变得满目疮痍,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深深感受到地球对我们人类是多么慷慨,而我们带给她的却是巨大的伤痛。从而优化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