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网络>中国SNS网站的兴起与展望(一)

中国SNS网站的兴起与展望(一)

详细内容

[摘要]继SNS网站在美国悄然风靡之后,我国在领域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内SNS网站具备了中国本土特点,以及在某些制约其发展方面的问题。这些特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决定了中国SNS网站该如何发展才能更为完善,更加贴近中国互联网市场格局。本文主旨系述国内SNS网站的现状特点、制约因素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推测。
  [关键词]SNS网站 现状 制约 展望
  
  一、什么是SNS?
  SNS (Social 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为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创立了六度空间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种方式,而并非社交拓展的全部。现在的SNS,其含义已经远不止限于“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根据相同话题、学习经历、出游的相同地点等共同特性的凝聚,此类社区的特性也被纳入到“SNS”的范畴。
  二、国内SNS网站的兴起与历史阶段
  SNS网站的崛起无疑是互联网发展促进的结果,我国的互联网在首先经历了门户网站阶段之后,度过了搜索引擎大加载时期,终于迎来了SNS社区、网站的兴起阶段。2001年SNS网站从美国悄然兴起,而51和校内网是我国最早的SNS网站。这一点证实了SNS风暴的到来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
  SNS网站的发展自2003年起历经了四个阶段:2003年至2004年,交友类网站萌芽,如酷友网,玫瑰情人等;2005年至2006年,商务类网站出现,如139社区,餐饮采购网等;2006年至2007年,校园类网站开始风靡,如校内网,同学网等;2008年至2009年,娱乐类网站层出不穷,如开心网,豆瓣等。而如今像搜狐这样的巨头门户网站也正式注册开放其自有的SNS网站――白社会。
  业内人士多数认为国内的SNS网站是外国Facebook等网站的克隆甚至抄袭。然而,正是因为国内市场空缺和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才使得克隆版的众多国内SNS网站应运而生。但真正的国外SNS网站在中国的市场的竞争力却差强人意,其原因就是无法与中国特色很好的结合。淘宝与Ebay之间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国外网站的盈利模式始终无法被中国人所接纳。这也就是中国克隆版SNS网站能够在本土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
  三、SNS网站的现状
  广泛性。由于SNS网站自身依据的“六度空间理论”,其应用的广泛性应属该类型网站的本质特性。每一个用户都成为网站的传播者,每一个传播者都是一个中心,呈放射状向其周围的朋友传播信息,如同一个同心圆。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起来的网络社区实际上就是消除中心,同时“人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又可以突显每个传播者的个性。
  与此同时,以开心网为例,通过与QQ、MSN,以及163、Yahoo和Gmail等品牌合作,每当你有信息更新时便向邮箱联系人名单中的人发送注册邀请,直到联系人注册用户,成为下一个传播中心。这种类似病毒传播途径的推广方式亦被称为“病毒式营销”。
  功能性。国内的SNS网站多以外国类似网站为基本,在日志、照片、状态等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各类功能性模块和组件,以吸引更多类型网民的加入。仍以开心网为例,自创始之日为数不多“争车位”、“朋友买卖”、“礼物”组件,发展至今日有娱乐型的“买房子”、“钓鱼”组件;有互动型的“转贴”、“投票”组件;也有功能型的“股票”、“电影”、“记账”等组件。其中的“转贴”可以将开放的播客网站的视频超链接到该网站,“一传十,十传百”地大规模转贴,在增加互动和娱乐的同时,为像优酷、土豆网、激动网等播客网站进行品牌推广。为了迎合更大范围的网民使其加入,SNS网站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持陈出新”囊括、集中更多种类的传播方式与网络功能于一身。而这样的功能性更新,也成为SNS网站不容忽视的一大特点。
  互动性。以SNS网站广泛吸纳用户和功能集成这两大特点,其互动性则是围揽用户的法宝,是该类型网站生命的源泉。无论是“转贴”“投票”还是“争车位”、“种菜”都是以“与身边的好友共同参与”为亮点,缺乏了参与,这样的游戏也就会失去活力。而这样的特性也为与本不是很亲近的“熟人的熟人”沟通开辟出一条捷径,通过SNS网站上互动性游戏的方式可以轻易打破现实人际交往中第一句“Hi”的尴尬和鸿沟,使人际交往不再“难以启齿”。另一方面,SNS网站也为信息的交互提供了综合性平台。
  “黏”性。“黏度”是广告商投放广告的重要指标。作为以web2.0为基础搭建起来的网络社区,失去了“人”就等于失去发展。所以,从SNS网站功能的开发上不难看出,它们不断推出新颖的游戏组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待对旧的组件稍感疲惫的时候推出新组件,以此方式长期使用就会从原来的兴趣演变为习惯。另外,由于SNS网站属于实名制,大多会打出与朋友、同学、同事、家人保持更紧密联系的口号,依靠“圈子”来圈住用户,使其在抱怨无聊、浪费时间的同时,仍愿意在SNS中长期悬挂、沟通感情和传递信息。
  主观性。SNS网站的注册用户一般出于获取消息、宣泄压力和获得社会认同的目的出现在社交网站上。对于自己的“圈子”都会普遍存在好奇、从众、表现和宣泄这四种心理。它们分别表现在对自己认识的人的生活的好奇;好友的状态和发表的某些态度对自己的情绪影响;由于“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驱使,喜欢将自己生活中好的一面“晒”(Share的音译)出来;以及把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宣泄在自己的空间中,从而获得好友的“关注”、“关心”这四种网络行为。据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SNS网站上传播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主观性,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情绪化内容。关于情绪的传播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SNS网站作为虚拟社交的平台也将情绪传播纳入,若应用得当可以模拟现实人际交往,弥补现实人际交往在空间、时间上的缺憾;若过分“情绪化”很容易造成用户理性判断标准的迷失和思维方式幼稚化。
  商业性。在SNS初期名声不大的时候,与其他媒体联合就成了最好的“借势”方法。例如开心网与QQ、MSN在初期的推广合作,该阶段应属于风险投资。通过正确的定位,做到了在“圈人”之后,则开始了造势宣传、上市“圈钱”的阶段。而如何能从庞大的社区群体获取现金收益,成为了众多SNS网站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的出现,SNS网站所承载的广告形式基本划分为:嵌入式广告、与其他行业合作和增值服务这三类。嵌入式广告指被嵌入在某游戏或功能组件中的广告,像开心网在“种菜”组件中植入的悦活果汁广告;在“争车位”组件中免费领取的各类广告型“车位背景卡”等等;之后开心网开通了手机上开心的业务,手机运营商则可以通过WAP上网收取流量费用;“转贴”组件中的内容大多是来自“优酷”、“土豆网”、“六房间”等知名播客网站的视频;所谓的增值服务,就是向用户收取费用,使之享受或获得普通用户(未付费用户)无法获得的“特殊礼遇”。SNS网站以此达到盈利的目的。
  四、制约国内SNS网站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