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浅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

浅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条件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探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着的一部哲学巨著。《形态》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个人”研究的基础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不同的视角,首次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诊释
1.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体力和智力的支出。比较而言,体力劳动所支出的主要是体力,智力劳动所支出的主要是智力。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谈到过人的各种能力,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谈得最多的还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强调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2.人的发展表现为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能力和关系的发展都是为形成和发展“自由个性”服务的。马克思认为,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中,人与人相互依赖,人的个性都被淹没了。而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个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很强,劳动者没有个性,“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只有到第三个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到那时,每个人都将是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独特个性的人,整个社会将是由各具个性的自由人而形成的联合体。共产主义才能使“有个性的人”最终代替“偶然的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片面与畸形的;另一方面,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个性自由发展的制约。因此,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可以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要求个体,而是倡导在德智体要求基础上的个性的独特而自由的发展。
3.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所以必须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及人的发展,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中去探索人的发展的历史。
4.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旧式分工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固然也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的发展,但是主要是从克服社会关系对人的限制,即从克服旧式分工和外在强制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我异化与片面发展,其根源并不在于人自身或人的自然本性,而主要在于旧式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