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其它相关>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学校促进学校转型式发展中的作用(一)

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学校促进学校转型式发展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为什么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宣言”和治国方略呢?是因为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和后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矛盾多发期。这是一个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时期,又是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时期。是各个利益群体伸张权利的时期,又是渴望和谐发展的时期。正如北师大教授陈孝彬说的:“当财富向少数人聚集的时候,‘马太效应’就会起作用。造成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强者拥有资本、技术、经验、社会关系网中的地位、受过良好教育等优势。这些优势都成了他们获得更多财富的基础和条件。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失落感和被剥夺感。他们被剥夺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社会地位、发展机会、教育和文化的机会和政治权利。认识和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对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考验。”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家长们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从起跑线上就输了。所以家长对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的指责也越来越多。学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挫折和委屈。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这就给学校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的课题――如何解决好转型时期学校各种矛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下面想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好转型时期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

面对充满复杂矛盾的转型社会,作为一所学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应如何准确定位,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与整个社会发展相和谐,提供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当代校长、书记必须思考和回答的战略问题。
1、学校领导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和谐。
作为学校管理者都有许多苦恼,当先进的教育理念因缺乏政策的保障而不能得以实施时;当教育者的良知与高考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残酷现实相碰撞时;当你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得用更多的精力去应酬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时;当时间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没有时间而读书和研究时;当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高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捉襟见肘时……我们困惑、郁闷、焦虑、失落、孤独……如何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建设的心态面对现实挑战?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社会上怎样浮燥,怎样浮夸,教育来不得半浮燥和浮夸,因为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重复性,为此,我校党总支开展的“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的社会良知教育,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课。
2、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
没有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谐是为了发展,发展的结果应该是让人快乐、幸福,生活的更有价值。和谐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这就需要我们学校领导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未来教育发展走势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做出战略性选择,以教育的智慧和胆识以及高超的管理能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办现代学校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整合观。我们即要继承我国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研究借鉴当代世界上各国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宝贵的教育经验,面对新的社会现实,时代的发展需要,探索近代型学校与现代型学校的最佳结合点,在传承中发展,这应该是我国教育的最佳选择。我校在十五规划中率先提出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抢占了教育的制高点,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前在吉林地区实现了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十一五”我校又提出了在2010年在吉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是我校从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做出的战略定位。

二、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开放,努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知识转型,即由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转向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它呼唤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它对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课题。
1、着眼于发展,以提升教师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形势下,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相融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体系,应该是学校党组织工作的重点。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时间的紧迫感,差别的加大出现了心态的不平衡。特别是教师队伍流动的加快是机遇也是威胁,形成了不安全感,竞争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感情因素相对淡化了,机会和条件的不公平,让更多教师有挫折感,未来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使教师感到焦虑不安。如何使教师从继承走向创新,从消费走向建构,从奉献走向发展,着眼于教师的发展,以提升教师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让教师感到做教师工作有一种幸福感,体会到自己在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自信、成就和乐趣。我认为党总支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学校建设成“持续发展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使师生能够不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快乐,认识自己的潜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启发自己学习的智慧。在这个共同体中营造平等对话与交流平台,彼此交换价值与信息。学会友爱、尊重、取长补短、运用集体学习智慧提升自己的品质与效率,把自己作为有意义、有责任、有共同价值观与规范的独一无二大写的人。这体现了“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这种共享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学校领导以教师为本,肯花血本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92%的教师取得东北师大心理研究生学历,45岁以下教师取得了计算机高级培训资格,我校教师开发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教师深感生活在这样学习型集体中自己在成长、在进步、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