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能力的现状及提升(一)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能力的现状及提升(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政府 突发公共事件 现状及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2008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风雪,取得了抗冰救灾的伟大胜利。但是雪灾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论文就此问题针对性的从政府管理机制、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前 言

(一)雪灾概况
  2008年春节前夕,一场大范围的雨雪横扫半个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面对罕见雪灾,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赴灾区视察和指挥,大批军、警出动;同时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温降雪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雪灾不仅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暴露出政府部门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水平的低下,急需加大力度来提高相关的能力。
  (二)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影响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全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有的还危害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科学应对、妥善处理,是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考验着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突发公共事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给社会生产和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损失,对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破坏,同时也会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致引发社会动荡和公共危机。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2008年1月,我国出现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的自然灾害对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近1100亿元。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二、雪灾暴露出的问题

  (一) 当前我国的应急体制并不健全
  2003年的SARS使我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危机,自此之后中国开始加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此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如果说“九八抗洪”,中国面对单一事件时尚可应付,此次面对复杂事件,我们的应急体制,包括治理模式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而五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并没有包括雪灾。这次雪灾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问题,除了雪灾超出常规外,还包括遇到春运,两者叠加就把消极影响扩大了。目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各类应急预案,都只针对特定突发事件,对于复合性突发事件仍不能充分应对。
  (二) 地方政府应对雪灾经验不足,缺乏防范意识
  地方政府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加上部门分割,在具体的实施和协作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此次雪灾突袭南方,而南方只有应对暴雨、台风的经验,以致一些地方对百年不遇的大雪有些措手不及,加上雪灾适逢春运,使交通和电力的困境倍增。纵观各车站人流的情况,甚至部分地方的局势可以用高危来形容,如广州、南昌等地车站还数度出现几乎失控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众缺乏相对自觉的纪律性,同时也暴露出组织方面的缺陷。近年的冬天,一反常态露出了它寒冬的本来面目。这对从防范意识上就准备不足的政府部门来说,更不用说采取具体的防寒措施了。因而,地方政府部门的所采取的措施都是非常规的措施,不具有很强的抵抗防御能力。
  (三)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此次发生在南方各省的自然灾害表明,我国现行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制存在很大问题。雪灾应该由应急办管,但各级政府下属的专门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但是社会各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还不能进行有机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应对工作中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政府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权责不明晰,相互间沟通不畅。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就缺乏有效沟通,气象信息未能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四) 信息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

  众观此次雪灾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的规范上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有的地区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行业的应急机制建立信息系统,但是对该系统平台技术和业务系统数据格式标准不一,加上各部门之间通讯网络和数据传输网络缺乏联动机制,因而加大了实现信息的联动和技术的共享的难度。虽然和以前相比,信息建设上已有长足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记者到某灾区采访被认为是“添乱”,而2008年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也与各信息部门发布混乱通车信息有着极大的关系,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造成京珠高速出现严重堵车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