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涉外税务审计的若干思考(一)
详细内容
为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规范内部行政管理,针对当前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湖北省国税系统正在开展了“管理规范年”活动,就是用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采取措施,突出规范,狠抓管理,标本兼治,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税收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的背景下,对涉外税收政策的制订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愈来愈高,笔者认为,加强涉外税务审计,规范涉外税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涉外税务审计的必要性
涉外税务审计是涉外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及其雇员以及从事独立个人劳务的外籍人员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进行的审计。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了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我国采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都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纷纷到中国来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来华投资,这些企业业务量大、跨国交易额高,其间也不乏有一些利用我国税收政策上的不完善和管理上的漏洞,逃避国家税收的情形。因此,既要保证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投资,又要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那么,加强涉外税务的税务审计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二、如何规范涉外税务审计
如何规范涉外税务审计,加强涉外税收管理,笔者认为:
一是规范完善涉外税务审计制度。管理规范首先要做到制度科学,就是要按照简洁、科学、实用的原则,实现对纳税人全面、有效的税务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订了《涉外税务审计规程》,这就解决了过去税务审计存在的工作随意性大、质量差、缺乏统一标准和约束力不强以及缺乏工作证据等缺陷,并设立了电子工具箱,重证据、重底稿,注重程序化。《规程》集合了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和现代审计技术,列示了各类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是涉外税务审计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前提,也是提高涉外税务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