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审计论文>适应审计转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

适应审计转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

详细内容

面对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我们从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入手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适应审计转型时期新的转变,促进审计工作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

一、政治上要有坚定性、敏锐性、前瞻性

  一要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审计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干好审计工作的崇高理想与目标,能够自觉抵制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组织上要创造条件,给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与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机制外,最主要的是审计人员自身在政治思想上必须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敢于并善于执法,努力做一名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

  二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审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依法审计,坚持原则。这是审计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具体实施每项审计任务时,审计工作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办事,对问题的处理,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徇私情,严格审计执法,努力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二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审计工作事项办理过程中,审计工作者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力求掌握最真实、最可靠的审计证据,并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加以综合归类,梳理分析,恰当提出建议意见,慎重作出审计评价,确保审计质量。三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这是审计工作的法纪要求。“廉生明,公生威”,审计人员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严守工作纪律,依法行使职责和权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坚固防线,永葆审计干部的政治本色。

二、工作上要有探索性、发展性、创造性

  一是顺应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市场的逐步开放,大量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将不断涌入,客观上也要求我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认识新事物、理解新观念、迎接新技术、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审计工作者一定要消除畏难情绪,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勇于向困难挑战,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二要勇于创新,敢于同陈腐的意识决裂,实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审计不仅仅是财务审查,更重要的是要懂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将绩效审计与专项调查作为工作重点,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者必须奋发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未来审计的需要,实现审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有具备“严、准、细、实”的工作作风。“严”,就是要严肃认真。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决定上,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审计程序办事;在实施具体审计任务时,要切实把问题查深、查细、查透,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准”,就是要准确无误。对审计数据要准确统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如实反映;对问题的处理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细”,就是要严谨细致。审计人员在与人、数、事、物打交道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磨练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努力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降到最低点。“实”,就是要实事求是。要敢于说真话,亮实情,做到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可靠放心,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