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护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于安徽省芜湖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绝育手术的1123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1123例妇女恐惧、担心等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焦虑程度有所降低。术后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术后随访2年未出现肠道粘连、输卵管妊娠等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受术者手术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基层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心理护理绝育
输卵管结扎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基层实施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1]。但由于受术者大多为健康妇女和带政策性的妇女,在结扎前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心理矛盾期,出现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对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安徽省芜湖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从2006年到2009年,对做绝育手术的育龄妇女1123例,根据妇女的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于安徽省芜湖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绝育手术的1123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40岁,平均年龄(33.2±4.2)岁。小学以下文化者320例,小学文化程度者574例,中学及中专文化者170例,大专以上文化者59例。生育1子1女者502人,生育2女者603人,生育2子者10人,仅有1子者5人,仅有1女者3人。
1.2手术方法
在0.75%利多卡因局麻下行结扎术,经腹腔小切口于输卵管近端采用抽心包埋法结扎双侧输卵管。术后随访2年。
1.3心理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根据每个受术者的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差异性的护理。首先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接待受术者,在结扎术前通过看录像、宣传手册等方法,向受术者介绍计划生育的知识及输卵管结扎术的重要性,让受术者放松。对妇女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术中做到操作技术熟练,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让受术者引起误会。若受术者因无法忍受疼痛出现大喊大叫的情况,应耐心安抚体贴。术后提醒妇女注意饮食营养,注意休息,恢复伤口,积极预防感染、肠道粘连等术后并发症。
2结果
通过积极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1123例妇女恐惧、担心等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焦虑感也有所降低。术后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本组受术者术后随访2年未出现肠道粘连、输卵管妊娠等术后严重的并发症[2]。
3讨论
3.1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受术者均为健康人,在无病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出现对手术的惧怕感和紧张情绪较为常见。大多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耐心的术前健康教育和指导后,减轻对手术的恐惧。
但有的来自于农村,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无法理解和接受输卵管结扎术的意义,沟通较为困难,对术后有强烈的恐惧感,担心会严重的影响自己的正常夫妻生活,而且可能影响自己的劳动能力[3]。过分担心也是受术者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焦虑的来源不仅来自于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也来自于对计生工作站服务技术能力的担心,害怕医护人员技术不好对身体造成损伤。也有的受术者担心手术之后如果子女发生意外死亡,而不能再次怀孕。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独生子女的家长。
手术焦虑症是指手术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不安反应。焦虑情绪在受术者术后可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对手术效果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认为,轻度焦虑者较为正常,说明受术者对即将面临的手术和手术后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一种良性的情绪调节。但过度焦虑则会增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减缓伤口愈合,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手术效果[4]。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对于受术者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