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拟就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作为新课程的践行者,我们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创新意识,要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重要的是要实现教学创新,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自身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分不开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第一,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不能用以往的“填鸭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要让教学方法多样化。流水线上生产的是标准件,而我们的学生要多样化。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能力为最高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发出自己头脑中的思想火花、瞬时灵感和科学想象,把学生不自觉地引向探讨问题的真实情境中。
第三,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讨论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成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新知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会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