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领导艺术>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一)

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一)

详细内容

前几天在饭店用餐,邻桌的一位仁兄在打电话,先是满脸怒气,语调不满,一会儿又拍案而起,破口大骂:“你是猪脑子啊你!平时怎么教的你,怎么这么蠢啊?……”,我不禁会心一笑,平时工作中这样的情景还真不少见。

  下属执行的结果,常常五花八门,距离上级心目中理想的要求相差甚远,有时甚至南辕北辙。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子不教,父之过”,主要责任是由于上级教导无方或教导不够造成的。

  在日常管理当中,管理者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及完成的结果上,即主要关心“做事”。员工对工作目标的认知程度,对实现工作目标要采取的方法是否清楚,员工还有哪些能力上的短板需要提高,作为上级关心的还远远不够。

  一个管理者,必须清楚自信地表达团队的目标,并且确信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知道这个目标,理解这个目标,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要做到这些,必须靠管理者不断地教育培训。

  优秀的领导者都是杰出的教育家。毛泽东用笔杆子打败了蒋介石,思想战胜了校长,两者都是教育家,不过毛主席是大教育家,校长只能算小教育家。

  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宝洁公司有“P&G学院”,麦当劳有“汉堡包大学”,华为有“魔鬼培训”等等。安利等成功的直销企业几乎就是“培训营销”。

  那么作为上级,如何做好下属的教育培训?

  培训无处不在

  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员工思想,来改进员工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好的业绩。提到培训,有人就觉得是培训部门的事情,就想到集中封闭式的统一培训。这种培训是必要的,但有其局限性,它解决的是一些共性的问题。而上级对下属的培训应该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无处不在:一个会议、一次讨论,一份批复、甚至一次通话,可能都会影响员工的想法。

  早些年刚任省区经理,大多数给总部的报告、活动的申请如泥牛入海,或者一个电话回复过来:不批!常常让人一头雾水。现在对于区域经理的所有报告、申请,我都会给与充分的反馈意见,而且要确认本人已亲自接收到,因为这是绝佳的实战培训机会。好的地方要肯定,不符合公司政策的地方,考虑不周的方面,薄弱的环节,要明确指出来,改正后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报告水平就会提高,思路更加清晰,业绩自然会增长。不反馈意见给下属,就等于放弃了培训的机会,下属也失去了学习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