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探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风险投资已发展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步虽晚,近年来也迅速升温。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面临着财务风险不同于传统的投资业财务风险。当前,解决风险投资财务风险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风险投资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财务风险 问题 对策
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于1946年的建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正式诞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风险投资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我国风险投资事业起步虽晚,但近几年来也迅速升温。本文拟从风险投资财务风险特点的角度对风险投资运作方式作一探讨。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特性与风险分类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风险投资是指一种私人权益资本,即险资本。该资本被用于投资到具有高风险、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新兴行业中,以获取高额回报。同时,风险投资又是指一种具有特定对象的投资行为,它以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工艺流程的采用为投资对象,是创新型的投资行为。风险资本是高收益与高风险相依存的行业。据统计,风险投资的失败率极高,平均仅有5%~20%获得成功, 60%左右受挫,20%~30%完全失败。但风险投资机构秘诀就是用少数成功项目的极高收益来弥补失败项目所蒙受的风险损失,即借助于投资组合,保证风险投资的整体收益。
风险投资首先具有以创业为基点的特征。严格地讲,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只限于创建高科技企业或对创新项目的投资。其次风险投资的投资周期长、流动性低。从投资周期看,风险投资历时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风险投资在企业创始阶段开始投资,当新产品进入成熟期,企业经营稳定时,投资人开始清理资产,通过股票上市和股份转让撤出投资,开始新的投资。风险投资平均投资期5年~7年,是“勇敢而耐心的资本”游戏。据调查,美国从1972年~1982年的150多家风险公司平均需要30个月才能达到第一个平衡点,即现金流平衡点(负现金流转向正现金流);需要75个月才能达到第二平衡点,即损益平衡点(收回投资资本)。最后,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性。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不同,风险投资侧重于高科技的种子技术、尚未起步的小企业,因而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般有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风险投资家志在管理风险、驾驭风险、追逐高风险后隐藏的高收益,虽然成功率极低,而一旦成功,则收益丰厚。统计表明,美国风险资本出资人投入1美元的风险资本,持有创新企业股权4.2年,然后通过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可以获得1.95美元的资本利得,平均投资回报率46.43%。譬如亚马逊(Amazon.)网上书店创建时,仅投入1万美元,3年后上市竟变为1.3亿美元。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有来自企业外部的和企业内部的。企业外部的风险有:政策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环境风险等。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风险有:技术风险、财务风险、评估风险、道德风险等。其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组织产品的产量、成本、销售价格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有赖于科学的管理,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一般以分散投资来减少财务风险。
二、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从1985年国内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至今日约有上百家风险投资机构,正规运营的风险投资公司约五十家,风险资本过百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和国外投资,而我国的高新技术能及时转化成生产成果的比例不超过15%。风险投资对中国来说是还一个新兴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1998年6月,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因资不抵债被勒令关闭,给正处于热潮中的风险投资业下了一剂重度的清醒药。究其原因,从我国风险投资财务管理方面来看,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问题很多,既有外部问题,也有风险投资公司本身的制度缺陷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使风险投资的资本循环难以实现,对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构成制约。我国风险投资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风险资本资金源不足,投资基金规模偏小,结构单一。我国现有的风险机构或以政府财政为主体或以银行为主体或以有关科技部门组织建立,还有少数的是部分由国外资金支持。在性质上,这些机构属于政府风险投资公司,而以企业、私人、保险基金为主体建立的私人或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还很少。这种单一的投资主体结构导致筹资能力弱、公司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弱, 严重影响了风险投资公司的效益及其发展。
2.宏观上配套政策不到位,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的支持,微观上风险投资运营机制不健全。目前风险投资缺乏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环境。尽管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强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并制定了一些如《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但具体实施中常常缺乏完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的金融与税收政策。多数风险投资公司,企业制度不科学,风险投资运营机制不规范、不健全,在确定投资对象时缺少系统慎重的挑选; 确定投资对象后,又较少参与风险项目或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成为导致风险投资项目或企业效益不佳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3.缺乏具有高度专业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风险投资的发展与成功离不开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和高素质的企业家。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对所投资的高新技术领域有足够多的了解,对未来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要精通管理,长于风险控制,善于财务管理,熟知高新技术产业各阶段投资融资需求。
三、我国风险投资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经济效率、偿债能力等指标最具代表性。资产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前者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后者反映每耗费一元支出所得的利润,该指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润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