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财务假设研究成果的评述与探讨(一)

财务假设研究成果的评述与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财务假设在财务理论体系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89以来,我国的广大财务学者对财务假设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财务假设的概念、性质、特征入手,对近年来的财务假设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提出了构建新的财务假设设想。
关键字:财务假设 研究成果的评述 财务基本假设
财务管理作为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运用的管理活动,其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财务前提基础和约束之上的,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财务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财务理论,指导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在探索财务领域未知王国的路途中,众多的财务学者沿着财务假设构筑的真理之桥通往新的财务领域。从早期的MM理论,资本市场有效假设等西方早期财务假设到近年来的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等,无数的财务学者不断的栽种、建设着财务假设的森林,这些财务假设通过观察、实验、文献的方法或被肯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或被完全或部分否定,使之更加明确或被纠正,并不断指引着财务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不断更新。
一、财务假设的性质
理解假设的概念,明确财务假设的性质是研究财务假设的必要前提,是区分财务假设与财务原则、财务目标、财务客观规律的有效工具。按照《辞海》的解释,假设的含义为假使、假定,是指人们经验不到,只是为了解释事实而做出的暂时性解释。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解释,假设即为假定性的想法;是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假定性说明。将此概念借用过来,并将其扩展到财务领域,即可将财务假设定义为以下概念,即“财务假定”,是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财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财务假设存在的原因一是存在一些无法正面予以论证的事物,因而明智的方法只能是先确定一种假设。如果对这种假设并无令人信服的反证足以证明它的错误或虚假,就认为这种假设可以成立。二是科学的发展,实践经验的积累,尚未达到确切认识的程度。为了进行研究和指导财务实践活动,需要依据理性的判断,对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做出一些人为的判断和假定。
二、财务假设的特征
财务假设除了应具备有假设的一般特性外,还应体现财务学学科本身的特征。从逻辑学和哲学的相关领域以及财务学自身的特点研究出发,可以得知财务学的假设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财务假设具有主观见于客观的特性。一方面,财务假设的研究来源于财务实践及外部经济环境,财务假设的提出依赖于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财务假设的成立与否要受到实践经验的检验,因此财务假设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财务假设的提出和认定又是财务工作者主观地依据经验和事实概括的结果,是试图对洞察研究得尚不够的财务领域的实质推理。此外,财务假设的提出原则上还带有或然的性质,不是必须从原有的财务知识中得出。 (2)财务假设应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财务假设本身不能是经验、事实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由财务基本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财务假设的产生并不是立即的,而是经历了一定的形成阶段。财务理论学者头脑中最初关于未知财务世界的各种猜想可能具有容易动摇、极不稳定的性质,会产生过多的各种假设方案。这些假设方案在观察、实验、文献等方法的检验中,依靠着逻辑的推理和思维的高度抽象,最终抽象出以财务基本假设为基础的财务假设体系。 (3)财务假设应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完整性的特征。财务假设的系统性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由于财务假设是依据财务工作经验的逻辑推理和和思维高度抽象的结果,因此构成假设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具有首尾一致,融会贯通的特征;其二,由于逻辑抽象程度的不同,财务假设的系统性还体现在了财务假设的层次性上。关于财务未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抽象的结果构成了财务领域的基本假设。基本假设应具备高度精简和最大解释力的特性,通过有限的几个基本假设应尽能够解释各种相关的事例,通过基本假设的进一步推理加工,可推导出财务假设的派生假设,它是逻辑思维中较低抽象的结果。财务假设的动态性是指财务假设是由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财务环境所决定的,财务假设并非一成不变,通过长期的观察实验,财务假设可能被人们证实为一种客观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也可能被人们证实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被人们所抛弃。财务环境的变化是引起财务假设变化的另一重大诱因,随着客观理财环境的变化,原有环境下人们对未知财务领域所做出的种种假定,可能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应,旧的假设被人们抛弃,新的假设被提了出来,财务假设不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和发展。财务假设的完整性即是指对未知财务领域所做出的不确定性假定都能够归入财务基本假设中的某一个假设或能够由基本假设中的某一个假设推理派生得出。 (4)财务假设具有继承性的特性。 财务学是在多门学科相互借鉴,吸收补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构筑成了财务学坚实的理论基石,因此,财务假设的构筑过程中带有相关学科的特性。这些学科群体大致上包括了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其中哲学为财务假设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提供了认识、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财务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它们关于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关于行为人性质的认识以及管理行为的认识为研究财务假设提供了理论先导,它们的相关假设在财务学的假设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三、财务假设研究状况的评价
从西方财务领域来看,最早的财务假设出现于MM理论和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他们主要是基于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作出假定,MM 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构成了整个西方财务的研究前提和基石。在近20年西方财务的研究发展中,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重心都放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和MM理论的论证检验上。我国关于财务假设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我国最早研究财务假设的是王广明教授和刘贵生教授,他们于 1989 在《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一书首次提出了财务假设的概念和内容,揭开了我国众多财务学者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序幕。从我国第一篇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文章问世到目前已经历了十六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众多的财务学者关于财务假设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研究成果的回顾既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种归纳总结和对他们工作成果的肯定又是进行未来财务假设研究的基石和起点。 (1)样本的选取 在样本的选取上,笔者采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字查询的方式,检索项中选取了篇名作为检索条件,在关键字部分输入了财务假设和财务管理假设两个关键字,在模式上选取了精确匹配,在范围上选取了所有期刊,在时间段上由于数据库的设计限制,选取了 1994 年至 2005 年 9 月的所有期刊。通过检索,共出现了18篇样本文章。 (2)对财务假设研究状况总体评价 ①从文章数量上看,关于财务假设研究的相关文章显著小于其他财务基本概念的相关文章以及相关学科的假设文章数量。在相同时间段内,采用类似的查询方式,财务目标的相关文章共有161篇,财务主体的相关文章共有40篇,会计假设的文章共有156篇。说明财务假设问题的研究尚开展得不够充分,这可能与财务学本身的特点相关。与会计学相比,财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固定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其面临的不确定性环境较会计环境更为复杂,需要理财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据主观经验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假设预测。由于众多理财环境的纷繁复杂,财务学者在确定了影响理财的各种环境后,主张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众多的财务实际工作者也多是依靠经验针对某一具体理财环境对不确定性因素做出判断,甚至目前对于财务学是否存在确定性的假设也是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因而更少有财务学者通过对这些复杂因素进行逻辑思维抽象,寻找各种环境下不确定性因素共性,并将其上升到假设的概念阶段。 ②从文章的写作模式上来看,各篇文章几乎都对财务假设的概念、性质、作用、特征、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在研究模式上较为统一。 ③从假设的数量和内容上来看,样本文章中所提出的财务假设数量最少的有4个,最多的达到了10个,出现次数频率最高的是5个,内容不同的假设达到了28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财务假设为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理性理财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在18篇样本文章中出现次数分别达到了18次,13次,11次和8次。但所提出的假设普遍存在概念模糊不清,将财务目标、财务原则、财务客观规律与财务假设相混淆。对财务假设的种类和层次认识不清:由于逻辑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财务假设存在基本假设和派生假设之分,由于适用环境的不同,财务假设既有适用于一切理财环境的通用假设,又有适用于某些具体环境的特殊假设。目前关于财务假设的文章,大多没有区分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假设,使得所提出的假设存在逻辑不清晰、层次不明的缺陷,所提出的假设普遍存在抽象程度不高,仅停留在财务未知现象的表面,未能对本质要素进行抽象,假设的内涵显得过于狭窄。 ④从研究时间跨度上来看,1989-1999处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初创期和探索期,这一时间段的文章题目多以试论、初谈、浅议为主,文章内容上较多的谈论是财务假设的性质、作用、特征、重要性以及假设内容。2000年-至今处于财务假设研究的发展期,体现在对原有假设认识的深化和重新定义及创新假设的提出。这一时间段的关于财务的假设无论在假设内涵上还是在创新度上较前一阶段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关于财务假设的几种代表观点的评述 ①关于有效市场假设.无论是西方财务理论还是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无一例外地把有效资本市场作为财务的基本假设,认为企业的日常财务行为都是基于资本市场能够反映企业的全部理财信息这样一种基本假定而进行的。对此笔者表示置疑。财务假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实其存在,但也不存在反证足以证明它的虚假和错误。自从法玛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这个概念后.,各国的学者纷纷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检验结果也迥然不同,但至少目前尚未有国家和地区达到强式有效市场。因此,就此而言,资本市场有效并不能构成财务基本假设。其一,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是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的,这与假设不能检验相矛盾;其二,目前的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的是不管在我国还是资本市场已经比较发达的美国,都尚未达到强式有效市场,这与假设的没有反证证明其错误的特性相矛盾。就财务理论研究而言,以有效资本市场作为研究的前提条件,是财务学者所构造的一种理想状态,以便于财务研究。就财务工作者而言,很少有财务人员将有效市场假设作为理财活动的前提条件,否则也不会存在盈余管理,金融市场投资等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有效与否实际是对客观环境的一种认识,而并非是一种假设。 ②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假设。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的价值量会存在差异,对此,无论是西尼尔的“节欲论”还是庞巴维克的“时间利息论”以及后来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论”都对其存在原因做出了合理解释。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的研究出发,揭示了资金时间价值真正的来源----即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再分配。因此,资金时间价值实质是商品经济下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而并非是财务学的一个独立假设。 ③关于财务风险与收益相关假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在追求高收益项目时,必然承担着较高的风险,理财主体必须要在风险与收益间做出适当权衡。在过去没有引入实证研究之前,人们已经根据实际财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这条理财规律,并将其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马柯维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是从数量关系上系统地说明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定量关系,证明风险越高,收益越高是一切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客观规律,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客观约束条件,而并非是一条独立的财务假设。 ④关于资金增值假设。资金增值假设是假定通过财务人员的合理运营,企业的资金价值可以不断增加。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企业资金从投入现金购买原材料到生产产品再到销售产品收回现金,整个全过程是资金的一种流转过程,资金在流转过程中不断实现着增值,这是资金流转运动的一种客观规律。从某个企业来说,追求资金的增值是企业理财所追求的目标,资金能否实现增值,不仅取决于财务管理人员是否合理运营,还取决于客观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因此,谋求资金增值笔者认为就某个微观财务主体而言,将其定义为理财目标较理财假设更为恰当。 四、财务基本假设的选择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