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思考(一)

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尝试。本文试从管理流程的集约化及会计核算一体化的必要性、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及对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规模迅速膨胀,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已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竞争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集团内部管理集约化、信息网络化、核算统一化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
  
  一、背景
  
  目前,国内部分企业集团内的成员公司多为法人派生的独立的会计实体,管理粗放,一方面,管理链条长,资产之间的有机联系少,资产流转不畅,会计信息容易失真;另一方面,资产权属和管理的分散使资金、销售、采购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业务事项难以发挥齐聚效应,相当的资产在内部盘滞,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益。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必然给会计管理与核算带来难度。因此要强化管理,实现集约经营,核算集中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企业对财务信息实行集中式管理也就成为趋势。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的重组结果将取消大量集团成员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全部收归(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一变化要求集中统一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对经济活动实行集中、全面、统一核算和分级管理。实现管理集中,为核算集中搭建了平台;而核算集中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管理集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针对集团内部成员公司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可以以会计核算中心为主线,制定统一的会计作业标准,提高整体会计核算水平;针对成员公司资金运用分散、公司集团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的预算控制的现状,可以统一支付为主线,对集团内部的资金统一筹措与调配;针对财务部门职能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的情况,以统一内控中心为主线,研究、设计、监督各种作业以防范风险、提高作业效率。计算机远程协作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对集中财务管理体系的组建,基本上可以形成以集中的会计核算、统一资金筹措与调配的财务管理、高效的内控体系为管理控制主线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流程重组,构建以会计集中核算为核心的集中管理体系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企业信息资源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层面上的一种重组和再造。应逐步推行企业集团的管理权限集中,将分散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到集中管理的模式上来,通过业务流程的设计将资金、销售、成本作为集中核算的主线,组建相应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会计集中核算为核心
  组建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负责各成员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等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执行统一的会计作业标准与作业流程;负责全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筹措与调配。取消各成员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办理现金支付业务,最大限度地将资金汇集在集团公司总部,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会计核算中心强化了财务的管理、监督与服务职能,规范了会计核算体制,管理分工科学明确,内部交易规范准确,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以信息集中管理为支撑手段
  目前,部分集团所属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从开始就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所采用的会计软件不尽相同,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浪费了信息资源。会计集中核算就是而且必须依托信息网络手段,通过与企业其它部门数据网络的链接,集成各单位的会计信息,全方位实现数据共享与数据授权处理,使企业集团的管理与核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财务管理与集中核算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为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