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育理论论文>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验之管窥(一)

浅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验之管窥(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内心需求
  论文摘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教师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课堂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需求这个基点上。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研究取向注重的是“人”的世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涵.它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
  人之所以能做好一件事,首先在于他喜欢做这件事.愿意做这件事之后才是调动自己一切内在的积极因素去争取取得尽可能完美的结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在课堂活动的整个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对如下几点给予充分注意。
  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宰自己的学习
  这句话应该包含如下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而言.应该使他们知道:未来的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要生存.要发展.就得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学习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二是对教师而言.必须站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个基本点上才能克服以往教学活动中的那些包办、代替的成分。譬如那些该分析、该判断、该总结、该归纳的东西就应该交给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积极思维去自主的完成。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他们凭已知求未知,凭知之较少求知之较多的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逐渐培养出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应该说“具有丰富的知识”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这知识是死背硬记来的。是与社会生活脱节的.是不能为自己的生存和未来发展服务的.那么.这种知识也是无价值的。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只有具备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因此.那种只靠记诵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所传授的前人知识.适应了昨天.也许还能部分的适应今天.然而.是绝对适应不了“明天”和“天”的。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赋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研究意义,使他们能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感受、理解知识的同时深入探究.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从而使他们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也正是“学会学习”的全部内涵。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要做好每件事的原动力。人只有对做好某件事有兴趣,才能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去做.并力图做得完美。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首先激发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可以说兴趣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基础。
  兴趣的保持相对于兴趣的激发就复杂得多。当人们饶有兴趣地做起某件事时.由于缺少别人的关怀和支持.或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这种兴趣往往就会衰减乃至最终丧失。所以.当学生对你这门学科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教师的关怀、鼓励、支持并随时准备热心地帮助他们就显得尤其重要。兴趣得以保持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使学生能够经常处于一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不断进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之中。在这种情感之中.他们享受着胜利的愉悦.增强着取得更大成功的自信心.他们学习更自觉、更积极、更主动,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