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属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科学合理地认识和运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教育;传统性;现代性;辩证关系
[Abstract]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modernity are the two attributes of ethnic education. The dialectical re1ation existing between the two i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which acts as an ag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 l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thnic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connotations of the two attribute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Key words] ethnic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rnity; dialectical relation
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因。如何认识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对正确把握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的解释为:“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传统一般都是人们生活中最权威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一定民族或区域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审美、情趣。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传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群体性。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并未保存下来的东西是不能称为传统的。”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是指民族教育中由历史流传下来的。体现民族群体特殊本质方面的属性。
关于什么是教育的现代性,各种教育工具书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汉语大词典 中,“现代”是指“现在这个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现在这个时期”。《实用教育大词典》中对现代教育有3种解释:(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新教育’和‘进步教育’的统称。(2)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科学进步基础上的教育,以科学知识为内容,并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强调群众性、普及性,随着现代牛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要求,具有开放性、国际性。未来性的教育。(3)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传统的’‘旧的’相对立,表示适合当今社会生产体系、文化体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它所指示的具体内容是随时代而不断变化的,并因社会制度、国家。民族的差异而有各自的特点。”
现代教育与教育的现代性有一定的联系,现代性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属性,之所以是现代教育,应该是以现代性显著而著称。因此,所谓民族教育的现代性是与其传统性相对应的,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的属性。因此,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代表民族教育的历史性、民族性以及独特性,而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代表民族教育的科学性。开放性和未来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分别体现了民族教育的两个重要的不同属性,分别解释了民族教育在时空上的不同特征。其实传统性与现代性不仅仅是民族教育的两个基本属性,应该说还是人类教育共有的属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传统性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教育之个性所在,现代性是其共性之处。由于教育具有传统性,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教育才有所区别。所以,科学地认识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属性,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民族教育更是如此。
二 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对民族教育定性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而不是其他性质的教育。即少数民族教育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并应采取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②。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是新中国民族教育性质的核心部分。纵观民族教育发展史,几乎每一次民族教育改革,都是其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一次碰撞与抉择。不是强调传统性而忽略现代性,就是强调现代性而忽略传统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复杂而艰难的普遍印象。其中当然有多种制约因素,但是能否妥善处理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确体现了民族教育的不同属性,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和排他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差异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矛盾都有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与斗争性(对立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还要求我们,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既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又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同一性,也具有相互否定、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的斗争性,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民族教育的传统性是以其现代性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也就没有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现代性的纯粹传统性的民族教育是不存在的,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必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同样的道理,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仍以其传统性为存在的条件。没有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也就没有民族教育的现代性。现代是传统的延续。是传统的“扬弃”,没有传统性的纯粹的现代性民族教育也不存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积淀着精华和糟粕,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纯粹是精华或糟粕,没有哪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在完全排斥或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实现的。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缺一不可的依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