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知 识 经 济 解 析(一)

知 识 经 济 解 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知识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它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本文从知识经济的产生入手,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对策,以谋求我国在新的经济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知识经济;基本特征;因应对策

1 知识经济的由来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知识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经历了20多年的演进才逐步完备定型,这一过程即是一个科学的提炼过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今天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知识所扮演的角色己越来越重要了。例如,1997年信息高科技产业已超过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己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经合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1]。

对于这样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形态经济,许多专家、学者、政治家给予极大的关注。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J.Naisbitt)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是以新型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命名这种经济的。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准确地以新型经济的产业支柱群体命名这种经济。1996年经合组织(OECD)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第1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l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发表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指出了一种新型经济已经形成。1997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又采用了联合国研究机构以前提出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的说法。著名的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发展报告(World Development Report)》1998年版己定名为《发展的知识(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2]。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3月初会见美国华纳公司总裁时,正式提出:中国将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后又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3] 至此,国际国内对知识经济的研究、探索拉开了宏大的序幕。综观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化及演变态势,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例如美国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中有33%来自信息业。1985年全世界使用的微机处理机约4亿台,1991年增加到30亿台,2000年将达到100亿台;1985年,一个集成电路块上大约可以容纳100万个元件,到1990年己增加到50亿个,一些专家预言到2000将达到l万亿个。专门生产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的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其股票总市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市值之和,它的总裁比尔·盖茨己连续3年居世界富豪的榜首[4]。1993年9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此后,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类似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它要求传输线路实现光纤化、传输信息的方式实现数字化、接受系统实现多媒体化,从而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广泛涉及其他科技领域。只要我们留心诸如此类的新变化,并进行思考,就不难作出这样的判断:知识经济时代确实正向我们走来。

2 知识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

综合多年来关于知识经济的各种提法,“知识经济”比较确切的概念应该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根据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所给的定义)。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

2.2 知识经济的内涵

(1)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于自然资源通过知识、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主要不依赖于土地、石油等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的配置。因此,在知识经济中,对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就比工业经济中对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的占有更为重要。

(2)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在生产中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其重要的资源依托,“高科技”是特指的,不是传统工业技术的简单创新。按联合国组织的分类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高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断有新的高技术产生,但是必须特别强调,注入了一些高技术的传统技术并不就是高技术,按国际科技工业园区的规范标准,只有超过70%时,传统技术才被创新为高技术[1]。

当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就像工业经济社会中存在农业一样,农业和工业依然存在,并不是所有传统技术都要发展为高技术。只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知识经济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反映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要达到50%以上。

(3)知识经济的社会消费:知识经济的消费(使用),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利用知识和智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创造的物质财富,将大大超过由传统技术用稀缺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例如在人们的食物中,基因农作物产品的组分大于传统农作物所占的比重。

(4)对知识产权要更严格地保护:知识产权的使用,在知识经济中应当受到比传统经济的专利更加严格有效的保护。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创新动力的保证,是保护和开发智力资源的起码要求。知识尽管不会因消费而折旧,但是随着知识创新,知识本身会陈旧、老化,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系统(包括法律、机构和人才)就是这个国家智力资源不竭的基本保证。

知识的使用和商品的消费一样,并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俗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也没有免费的知识。在知识经济中每个人获取(或分配到的)知识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学习和转化能力,所以知识经济的“富有者”是具有高知识水平的人。

(5)知识的整编归类:对于知识的整编归类,国际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援用了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求知的“4个K”来整编归类:①、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如世界上有多少人口?②、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③、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④、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除此之外,有些专家学者指出,知识的整编归类还包括:⑤、知道什么时间的知识(Know—when.)”。⑥、知道什么地点的知识(Know—where)”才更为完备准确。这种对知识归类的补充得到联合国系统不少专家的赞同。因为即使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但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来做,仍然会产生错误。所以,可以说“6个K”是严密的知识归类。

2.3 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出现和成功,给人们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天地,不少学者对知识经济的特征作了探讨,提出有以下特征:

(1)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这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经济活动中,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投入可以代替物质投入,从而达到节约物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目的。经合组织的专家提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有的专家指出,在美国的很多企业资产中,包括专利、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产的比例己高达50%~60%[4],同时各类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咨询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加。比尔·盖茨的资本就是他的知识,他靠知识致富,登上了世界首富宝座,这一事实本身就很值得人们研究和思索。

(2)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密集型产品(即软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芯片技术、光通信技术、网络化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技术条件,特别是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进行编码和传播,彻底改变了知识的社会化生产、传播、应用和存储。资金正在直接投向高技术产品和服务上(尤其是信息和通讯)。在有形资产的投资中,计算机和相关的设备增长是最快的,同时,更多的无形资产投向研究和发展(R&D)、劳动力的培训、计算机软件和技术知识方面。获取知识成本的降低,上网障碍的消除,国家垄断的解除,以及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出现,促使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技术淘汰速度加快以及全球化进程加剧,导致经济模式的改变,使知识经济已演变为主要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如果说工业经济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话,那么知识经济就是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也就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多,其包含的物质就越少,有的学者把它们称之为“无重量”级经济现象。例如,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发明了一种基因芯片,只有拇指甲大小,但一次可以扫描上万条基因。又例如,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一张光盘可以存储一部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一秒钟就可以把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全部传输完。到本世纪末,直径仅为50微米的一束光纤可传输现在全世界每一天所有的电话通讯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形式。1996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中的三分之一来自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产业,而且这种比例在这两年中又有新的提高[4]。

(3)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型经济,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以物质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的衰落。由于微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GDP的增长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是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都是下降的。知识用于节约能源的方法、措施应运而生。同时,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现在电脑的价格(同类同样处理、运算能力)只相当于20年前万分之一。同时,知识经济又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都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而知识经济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如信息科学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与传统技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4)知识经济是一个强调学习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所有经济部门的发展都依赖于知识的增长,强化劳动力的技能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必要的工作,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灵活的企业强调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学习、创造性和灵活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越来越重要,而经验和传统的作用却在降低。学习,不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甚至对于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