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梅花针叩刺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一)

梅花针叩刺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梅花针;针灸疗法;面神经麻痹

顽固性面瘫是指发病3个月以上,经过各种治疗仍没有痊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即面瘫后遗症期。临床中此类患者多放弃治疗,此类文献报道也较少。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旨在探讨一种使该期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的有效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8年4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医科的病程在3~5个月的面瘫患者4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33~70岁,平均53岁;病程90~144 d,平均106 d。对照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32~67岁,平均52岁;病程90~150 d,平均112 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后颅窝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排除有严重心、脑、肾、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对于遗留额纹消失、不能蹙眉者,在心理疏导的同时,单日在患侧采用梅花针沿攒竹-阳白-头维-太阳行叩刺,轻叩至皮肤潮红或微出血;对于遗留面部板滞,口角歪斜,不能做耸鼻、鼓腮、露齿等面肌运动及口颊部嵌饭者,单日采用梅花针沿人中沟-鼻唇沟-颧篌-下关-地仓-颊车-颏唇沟叩刺,轻叩至皮肤潮红或微出血;对于遗留露睛、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者,单日在患侧采用梅花针叩刺上下眼睑各10~20次,上眼睑重叩,下眼睑轻叩。

采用0.25 mm×40 mm毫针,取患侧地仓、颊车、四白、牵正、迎香、阳白、攒竹、鱼腰,双侧合谷,均以常规进针法进行针刺,并接G9805-C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仪器理疗分厂生产),用疏密波,电流量以患者有轻微的感觉为度,留针30 min;并用TDP神灯照射。TDP为重庆巴山仪器厂生产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波谱范围:2.5~20 μm,治疗板面温度≥280 ℃,额定功率单头350 W。每日1次,针6次,休息1 d,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