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一)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腹腔镜;术后反应

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已经日益普及,但腹腔镜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较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增加痛苦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探讨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是否增加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5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无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A)组,托烷司琼(B)组,对照组(C)组,每组5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1.2 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8~12 h,麻醉前30 min肌注咪唑安定5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开放静脉,麻醉诱导前,A组静脉缓推托烷司琼8 mg和地塞米松10 mg,B组静脉缓推托烷司琼8 mg,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ml。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0.004 mg/kg,丙泊酚0.5~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用七氟醚,丙泊酚及维库溴铵。术毕清醒拔管返回病房吸氧2 h。观察术中HR、BP、SpO2、EKG、PETCO2和气腹时间,观察和记录患者用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各组评价情况见表1。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术后各组恶心呕吐的评价情况

  2 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用药、手术时间、气腹压力及气腹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中BP、HR、SpO2、PETCO2平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3 讨论

  恶心和呕吐多发生在术后24 h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麻醉操作技术、麻醉药物、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等多种因素有关[1]。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尤其高,可能与手术刺激,冲洗腹腔及CO2气腹有关。阿片类药物能增加迷路刺激,诱发恶心呕吐发射的敏感性,还可促使垂体后叶释放升压素增加,诱发呕吐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