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蒙城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一)

蒙城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摘要介绍蒙城县大豆主栽品种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播种、化学除草、查苗补缺、间定苗、化控、施肥、防旱排涝、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安徽蒙城
  
  蒙城县位于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区,常年大豆种植3.3万hm2左右,种植面积居粮食作物的第3位,仅次于玉米。但单产水平较低,产量一直徘徊在1 650 kg/hm2左右,很难达到2 250 kg/hm2。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二是在粮油生产比较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大豆往往被作为调减对象而未受到重视;三是缺少一批大豆高产品种,目前需要产量达3 750~4 500 kg/hm2的大豆品种,已审定的品种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四是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粗放,管理放松,配套技术到位率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品种的增产潜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豆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改善生产条件、集成高产配套技术为手段,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促进单产提高,品质改善,效益增加,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创建产量为3 000 kg/hm2示范片,并辐射带动当地大豆增产。推动大豆生产,提高大豆产量水平,现将其主要种植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主要栽培品种
  按照品种合法、性状优良、农民接受、生态适宜的原则,选择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高产、优质的中黄13、皖豆28为示范片主导品种。
  1.1中黄13
  夏播生育期100~105 d,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有效分枝3~5个,百粒重24~26 g;籽粒椭圆形,粒色为黄色,褐脐;成熟时全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抗涝,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抗大豆孢囊线虫病。中黄13结荚密且荚大,属于高产、高蛋白、抗病品种,增产潜力大,籽粒商品性好。一般产量2 250~2 700 kg/hm2,高产田块可达3 000 kg/hm2以上。
  1.2皖豆28号
  该品种全生育期106 d。株高80 cm,主茎17节,株型收敛。卵圆叶,灰毛,紫花。有限结荚习性,底荚高度22 cm,不裂荚。落叶性好,抗倒伏,适合机械收获。籽粒椭圆,黄皮,褐脐,无光泽,百粒重22.11 g。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
  2种植地选择
  选择群众基础好,领导重视程度高,大豆产业集中,规模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大豆生产大镇(乡)、大村创建高产示范基地。选择蒙城县王集乡代刘村、蒙城县2杂场为2010年农业部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总面积666.7 hm2。该示范基地群众基础好,生产意识强,易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农田水利设施齐全。利于示范推广,发挥其宣传、带动及辐射作用。
  3种子处理
  剔除病粒、残粒、杂粒种子,播种前晒4~8 h,采用微肥拌种。即用1 g钼酸铵加水40 g拌0.5~1.0 kg豆种,边喷边拌,晾干后播种,拌种时不用铁制工具,避免钼肥与铁器接触发生反应,影响肥效。
  4播种
  小麦收获后,旋耕灭茬或铁茬抢时抢墒播种,墒情不足时要及时造墒播种,早播种、早出苗,有利于搭好丰产架,足墒早播是大豆增产的关键;采用机械条播,宽窄行播种,宽行40 cm,窄行20 cm,既便于施肥、除草、打药、排灌等,又可利用边际优势通风透光,减轻后期湿害和病虫害,有利于壮苗、大株,为夺高产创造条件;在保证发芽率和出苗数的基础上,量种90~105 kg/hm2,播深3~4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