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口问题>浅谈中国人口为什么多于欧洲(一)

浅谈中国人口为什么多于欧洲(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人口根本因素

  论文摘要:从古至今,中国人口相对世界其他地区都是较多的,超过欧洲总人口。结合中西方历史,从自然地理环境、天灾人祸、人口政策、生产力水平、思想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前四者都不是导致中国人口多于欧洲的根本因素,其根本因素是渗透在人心的思想文化。
  
  
  中国人口众多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一谈到中国人口特征,我们就会想到: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等。可是为什么中国人口基数大呢?为什么中国人口比欧洲人口多得多呢?我们从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和欧洲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欧洲的温带海洋气候比中国的温带季风气候更适合人类居住,按理说欧洲的人口在古代应比中国多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所以我们应了解到自然环境不是导致中国人口多于欧洲的根本原因,当然,中国人口基数大是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的。
  
  二、天灾人祸
  
  或许我们会考虑是不是欧洲在灾害当中死亡的人数多余中国,譬如战争、瘟疫、灾荒等。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来了解一下史实:秦始皇焚书坑儒,坑儒士上百万人,中国在秦末农民战争时期人口数减少了70%,在西汉末年的叛乱中损失率达65%,经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中中国人口由公元156年的500万减至221年的90万,损失率达98%,近代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死亡人数是一战和二战之和,达近两亿。……当然,在欧洲由于黑死病而使欧洲人口由1350年的5100万速减至1400年的4500万,1347―1351年的鼠疫造成欧洲空前的大灾难,几个月的功夫就使得欧洲三分之一的人死亡,这是使得欧洲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出,由于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人口减少中国比欧洲多得多。那么,灾难因素不是中国人口多于欧洲人口的根本原因。
  
  三、人口政策
  
  古代中国一直鼓励生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提出鼓励生育政策,提出“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口号,的确使中国人口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但欧洲直到现在都还鼓励生育。另外,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口数就已经多于欧洲了,说毛泽东的鼓励生育政策是导致中国人口多于欧洲的根本原因的话明显站不住脚。
  
  四、社会生产力水平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生产力水平较欧洲是相对较高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人口越多吗?答案是否定的,现代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远小于发展中国家。另外,过低的生产力水平使人口存活率低,也不利于人口快速增长。那么,生产力水平也不是根本因素。
  五、思想文化
  
  中国人口多于欧洲的根本因素是比较双方各自拥有的,而能对该现象的发生起不同作用的因素。除去那些外在的东西,我们将视野聚焦在“人”上,聚焦在人创造的无形的文化上。文化是特定地域内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一代一代积累而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地域的产物。
  春秋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则是孔子的儒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占了很大一部份比例,它贯穿于自春秋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血液中,那么谈中国文化影响最重要的就要谈儒学对中国人口的影响。
  ⑴儒学中的宗族家长制对中国人口增长有重大影响。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使地区以氏族式大家庭为社会单位,浓厚的家族观念在历史的沉淀中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刻在心底的共识,“子孙满堂”成了许多人的追求目标,也成为家庭兴旺的重要指标。
  相比之下,欧洲直到17世纪它的基本组织还不像在其他地区那样以氏族式大家庭为单位,子女成年后就建立自己的家庭而不与父母住在一起,这是与中国的“大家庭”有很大区别的,小家庭的观念使得人口增长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