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古巴、越南共产党的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启示(一)

古巴、越南共产党的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启示(一)

详细内容

[摘要]古巴、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依据变化了的形势,不断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两个国家共产党的建设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启示表现在:必须始终注意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与信念的教育,必须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致力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必须始终得到人民的认同,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治理腐败。
  [关键词]古巴;越南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党的先进性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正如胡锦涛曾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其他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的有益做法”。苏东剧变意味着: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在同样的背景下,另一些执政党经受住种种冲击和考验,至今仍继续执政,这其中就包括古共与越共。中国与古巴、越南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学习与了解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情况,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毫无疑问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作用。
  
  一、古巴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举措
  
  苏东剧变后,古巴曾一度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国外,美国加大了对古巴的封锁与和平演变的力度,妄图分裂古共。在古巴国内,经济上产生了很大的困难,部分党员与群众思想混乱,对未来失去信心,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与反对派乘机加紧活动,反对现政权。严峻的形势给古共提出了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将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顽强战斗力的党,以迎接各种险情的挑战,保卫古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任务。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重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坚决反对和平演变,反对多党制。大会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的同时,也认真总结了古巴搞社会主义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了国内外局势对古巴的影响,认识到了对古巴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相应改革的必要性。此后,古巴对其政治体制陆续采取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措施。
  
  1、改善党的领导。在思想建设上,古共完善党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古巴共产党是以何塞・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古巴唯一的全民族政党,是古巴全社会的领导力量。古共认为,在当前特殊时期,党的任务已从“完善社会主义”过渡到“拯救社会主义的生存”,应放弃追求“纯粹、理想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力求准确地把握社会思想动态,因势利导,使全社会统一到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上来。
  在组织建设上,古共改革了党的选举制度,扩大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联系。为壮大党的力量,团结更多的“革命的和爱国的先锋分子”,决定古共基层党支部书记与支委均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基层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人选应吸收该单位的非党群众参加评议,并且还允许信仰宗教的先进分子加入古巴共产党。
  加强党内民主、强化集体领导,以加强每个党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古共四大关于党章的决议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就必须把高度自觉的纪律性与广泛的党内民主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在严格执行党内不允许存在宗派主义和派别活动的原则的同时,应遵守党内讨论问题观点多元化的原则,以保证讨论和发表意见的充分自由,做到各级党组织在行动上团结一致。古共还特别重视发挥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党的每项重大决策确定和实施前,首先在广大党员中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待意见统一后再对决策加以确定和实施。1997年10月,古共五大的政治文件就在会前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交由党内外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包括党员在内,全国14岁以上的650万人参加了大讨论。大会讨论气氛热烈,卡斯特罗等党的领导人在大会上作即席讲话,许多代表勇于发表不同意见,积极发言、插话。电视、电台自始至终向全国直播了大会讨论实况。生动地显示了古共党内的民主作风。而且,古共五大代表的产生没有预设的人选,是在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自下而上层层酝酿选举产生的,充分体现了古共党内民主得到进一步发扬。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古共坚持“四个一切”的原则:一切立足于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重大决定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一切活动要由群众配合。主要表现是:(1)中央和省市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改进工作。古共中央第一书记菲德尔・卡斯特罗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中央还规定了视察制度,中央每个政治局委员每年至少6次率中央视察组到地方视察,其中4次必须深入到基层,并且要在党报上公开发表视察报告。党的省市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发展新党员和选拔党的领导干部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古共吸收新党员要经过群众推荐,选拔党的领导干部也要经过群众推荐,其中包括所在社区居民的意见。干部的任用和提拔要有2名候选人,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几次反复,最后召开由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在群众中口碑不好的干部不能被提拔任用。
  
  3、精简党政机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开支,古巴对党政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裁减了冗员,使一大批干部脱离党政机关,充实到基层工农业生产和教育科研第一线上去。1991年古共四大提出要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四大决定取消中央书记处,取消政治局、中央委员会以及党的各级组织的候补委员的设置。并决定,将党中央原有的19个部减为10个,专职干部编制由原有的500名减至180名。中央和省级机关分别精简了60%和50%。1997年10月,占共召开五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由上届的225人减为150人,政治局成员为24人,比上届减少2人。新选出的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分也有了很大变化,大多数是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从而为提高中央领导机构的工作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4、加强廉政建设。古巴共产党提出没有精神道德就没有社会主义,要不惜任何代价根除腐败,以进一步提高党的威信和增强凝聚力。
  (1)加强廉政建设的可操作性,制订有关法规,使廉政建设制度化、法律化。1996年7月,古颁布了《国家干部道德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规定了26条戒律,如规定高级干部除非公务,即使自己有外汇也不能去旅游饭店消费,领导干部装修房子即使用自己的钱也要经过批准,等等。
  (2)加强对腐败、违纪行为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廉政建设监督机制。设立全国群众举报委员会,直属古共主管党务工作的政治局委员领导,以加大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古共还设立中央、省、市三级申述委员会,其职责是受理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举报以及审理对违纪党员和党员干部有关处分的申述,分别在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该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同级党委无权否定或修改。
  (3)要求干部以身作则,与民同甘共苦。1998年,古共还作出规定,禁止领导干部购买私人汽车,领导人用车均配普通“拉达”车,集体活动乘面包车。许多领导干部骑自行车上班,不坐公家配给的小轿车。领导人出国访问,其家属不准陪同,更不能绕道旅行。冻结领导人的工资。分配干部住房要限制。
  (4)严惩腐败和违纪行为。对贪污金额在300美元以上的领导干部坚决撤销其领导职务,该法办的就法办。据统计,1994年处分了3万党员,1999年处分党员34000人,2000年处分党员43539人。2004年古巴开展了新一轮反腐败运动,撤换和处理了旅游部部长和基础工业部部长,因为他们没有有效地控制本部门的腐败问题。
  
  二、越南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举措
  
  越南共产党在1986年召开的党的六大上提出了“革新开放”的新的发展战略。这次大会分析和反省了过去的错误和面临的严峻局势,得出了只有革新才能促使形势好转,只有革新才有出路的重要结论。从此,越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1年6月,在苏东剧变的严峻关头,越共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对革新开放路线进行了丰富完善,特别强调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改革的思想,加大了改革的力度。
  
  1、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苏东剧变后,越南表示,坚决反对西方的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坚决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果断地将一些鼓吹绝对自由化和多党制的分子清除出党,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越共强调:在革新开放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胡志明思想是“党和国家的伟大精神遗产”,越南党和人民“决心沿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越南”。在党内完善了民主集中制,调整了党政关系,逐步改变党组织包揽一切的做法;1993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开展了整党运动。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党的领导地位,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同时,越共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干部实际上的终身制。1987年越南对中央政府体制进行了较大改组,解除了12名部长的职务,起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人。1988年6月,对政府总理职务实行差额选举,经济问题专家杜梅被首次差额选举为政府总理。2001年4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在越南共产党九大的政治报告中,宣布设立中央书记处,取消政治局常委,书记处的任务是领导党的日常工作;总书记任期不能超过两届。2006年举行的越共“十大”上,越共坚决执行到了年龄的领导都必须退休的政策。国家主席陈德良、总理潘文凯、国会主席阮文安等八名政治局元老同时告别了国家领导岗位。这三位元老级高官的集体提前请辞打破了越南新老交替的惯例。依照以往的做法,越南新老交替一般是先由党代会决定,然后在第二年的国会作出正式调整,新领导人在正式上台前有将近一年的过渡期熟悉角色。但这次调整,前后相隔只有不到2个月,当年决定,当年调整,即在当年的国会后,新一任国家领导人就立即走马上任。在越共十大公布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160名正式委员名单中,新当选委员中新人逾半,且多是年龄在50岁左右的越南各省市的第一、二把手和政府部委的副部长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