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压力过大的高中生――美国的研究结果和经验(一)
详细内容
华盛顿邮报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毕业生申请延期入学。学生们离开教室去旅行、反思,参加社区服务。一些教育专家认为,随着高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学习的目的渐渐偏离了本来方向,从而导致这些孩子有着种种因心理压力造成的身心失调――逃学、嗜食等,因此他们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之路。哈佛大学入学办公室主任布赖恩・霍普维尔也表示:“一些学生竭尽自己努力去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在达到目标之后他们已经筋瘦力尽了。”
近年来,美国一些大学在招收新生的时候,将心理健康列为一十重要的考评因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困扰美国大学教育的大问题。大学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希望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是经受过挫折考验的,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严酷”的大学生活。
一、美国高中生的真实生存状态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的丹尼斯・波普教授认为:“不要认为美国的学生生活在天堂中,如果你曾经这样想过,那么,现在改正过来。美国学生压力也很大,他们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业,还要兼顾很多课余活动,如果你在中学时没有加入过什么社团,也没有什么特长,没有一所大学会录取你的。
已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乔安据说,她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晚上在学校要待到10点才能回家,作业很多,节假日都难得休息。不过她井非完全在题海中挣扎,很多时间是花在“课外”,她要打篮球、垒球,组织学生家庭补课服务,还担任学校啦啦队队长。来自亚利桑那州的迪安说,他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每天都是1点后才睡,老师要求很严格,高分也很难考到。此外,他兴趣广泛,是全州乐团的小提琴手,奥林匹克科学竞赛选手,喜欢辩论,这些都要占用大量时间,但他并不感觉累,因为这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全是自己的选择。
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针对高中生生存状态的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中,高中教师们对刚入校的新生评价很积极,教师们认为,“他们富有激情,学习很努力,入学时学业成绩优异,荣获过很多荣誉。他们酷爱体育运动,经常参加戏剧和音乐表演,热衷于社区的自愿活动,在学校经常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他们喜欢所有的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确实,纷繁复杂的事务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并没有以消极的情绪去对待忙碌的生活,他们不去抱怨,只去接受,并一点点地解决一切”。
但是最近的跟踪调查却向研究者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结果:这些曾经十分优秀的学生的价值观很混乱,对于现行的制度疲于应付。学生们不再将它们的精力集中于课程内容,相反热衷于掌握更好的“应试”技巧,通过剽窃、作弊以及其他欺骗手段来获得好的学业成绩。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去取悦教师或者学校管理者,因为这些人在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向大学的推荐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似乎不再将学习看作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反,感到负担很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对学校感到很厌烦。正如一个学生所说的:我们不是为了学习才来到学校,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评分等级,这会为我们进入好大学提供更多的帮助,然后我们将获得高薪工作,从而获得人生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真实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获得好的学业成绩非常困难。
二、为什么会这样
1.外在的升学压力
在美国,小学、初中学生的压力都很小,但一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骤增。很多学生称自己为“学习机器”。他们感觉每天都很吃力,疲于应付,总是生活在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当中,一些人经常失眠,胃口不佳,放弃自己喜爱的运动,千方百计去追求好的学业成绩。还有人生活在焦虑和抑郁当中,因为他们不断处于与同伴之间的竞争当中,以前通常被认为是很优秀的“B”,现在看来是一种失败,他们知道越来越多的同伴在为进入优秀的大学展开竞争,自己只有尽可能赢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才能有机会获得优秀大学的青睐。
在美国,学生升入高中后,每学期,每学年都有与高考升学相关的考评项目,升入高三后学生便着手邮递材料,申请大学,大学对学生考评标准主要是针对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和综合能力,并且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已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杰西认为:美国中学生之所以兴趣如此广泛,其实也和他们的“高考制度”有关,在美国申请一所大学主要看三方面,一是中学阶段的平时成绩。二是参加SAT考试,三是校外社区服务,所以要想进名校,除了SAT成绩优秀外,参与校外的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显示出自己的特长格外重要。
常青藤盟校有严格的入学标准,能够入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很早就去各个高中挑选合适的人选,许多得到全国优秀学生奖并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是他门网罗的对象。学习成绩并不是学校录取的唯一因素,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并且能否快速适应紧张而有压力的大学生活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2.内在的特型压力
压力是个体基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压力实质上是个体面对那些自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的内部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
相关研究表明,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是很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学生们的压力通常与青春期的成长密切相关,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挑战更为迫切。
三、严重后果
学生们通常不愿意承受这种混乱的节奏和为此所作的牺牲,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希望获得好的学业成绩,不辜负父母、同伴、教师以及社区的期望,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捷径。现在,对于那些希望获得好的学业成绩的学生来说。这种期望对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学生正直(例如剽窃、抄袭)以及学校适应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资料表明,美15%的中学生确诊患有抑郁症,加州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则显示,40%的大一新生存在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失去兴厚等抑郁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学业压力对于优秀学生影响更为明显。不少抑郁症患者都是优等生,因为他们一心要保持出众成绩,无形中压力更大。
美国教师联盟同上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压力过大对个体身心健康极其有害,尤其是对于在长阶段的学生来说。压力阈值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人体内一些生化反应的失调。压力过大体现在生理症状上的变化包括:头痛、疲劳、溃疡、胃功能混乱以及失眠,另外还会伴有一些更严重的神经失调、心律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另外,学生们会因此使用兴奋剂和一些药品,来舒缓自己的压力,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内在心理上的变化通常包括暴怒、抑郁、天休止的紧张和焦虑、对人缺少关注以及自杀倾向,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选择性缄默症倾向(部分学生为此而休学)等。研究者还发现,学生压力过大还会导致一些无理由的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