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介新闻社会美的影响功能(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新闻的最高境界是“影响”,其社会美是影响的中坚力量,最终价值应是受众体会到审美愉悦,使其在审美体验中得到陶冶和教益。
【关键词】社会美 审美愉悦 影响功能
有观点认为,新闻的最高境界是“影响”,并说要把重点精力和功夫花在追求“影响”上。新闻“影响”受众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其社会美及其影响功能做粗浅的分析。鲁迅认为,美是用思理以美化万物,其功能在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社会美是指生活之中的美,它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其功能就是“以娱人情”。传播媒体的核心内容――新闻,则是对这种生活形象的肯定。它是以“事实”即以“社会生活”为本源,是记者对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根据内在固有的尺度”,“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物体”。即通过选择、概括、提炼、制作、生产的文化产品,所以具有鲜明、生动、厚重多样的社会美。
一、社会美内涵及其显现形式
社会美作为生活形象,主要包括人物、时间、场景和劳动产品等。美的事物都具有鲜活、具体感人的生动形象,而新闻正是真实记录并重现这些生活形象,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和正确引导,显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先进人物表现社会美。社会美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社会实践主题的先进人物上,而宣传英雄、先进人物更是新闻的主旋律。如《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以及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航天英雄杨利伟等报道,无不颂扬了先进人物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果敢、坚毅等优秀品德,其真实、感人的生动形象表现了最深刻的社会美。
2.事件反映社会美。事件是事物在时空中的变化过程,是人在社会活动实践时的活动内容,同样具有生活形象的属性。如今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惨重之状令人不堪再回想,但抗震救灾过程中武警官兵、解放军指战员、人民群众乃至国家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还有那些在生死瞬间把生的机会毫不犹豫的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无不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强烈、悲壮的社会美令人刻骨铭心。
3.“场景”再现社会美。“场景”是新闻根据主题,选择、剪裁人的社会实践的一个个“画面”的活动形象。08年8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五棵松奥林匹克篮球馆跑步上篮、大秀球技的报道,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上午8时40分许,温家宝来到位于五棵松的奥林匹克篮球馆,看望志愿者和运动员。篮球馆里,中国男子篮球队正在训练。温家宝走到他们中间,和教练员、运动员一一握手,并亲切地问姚明“身体还好吗?”“脚还可以吧?”他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我也投个篮,随后他拿起一个篮球,一边拍一边跑步上篮,连投了5个球。当球投进篮球框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赠给中国男篮一句话:要用精彩的比赛为祖国赢得荣誉,赢得尊严,赢得友谊,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奥运开幕仅有4天,这条新闻国内在当天均为头版头条,网上留言好评如云。其中温总三步上篮、与“巨人”球员一一握手的画面形象生动。特别是网上截留的上篮动作,充满动感,带给我们鲜活、本色的社会美。?4.劳动产品凝聚社会美。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既是真正的美,又是创造新的社会美的源泉;新闻不仅反映了客观事物自然原貌的“真”,又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本质的“真”,同时融入了记者、编辑的爱好喜憎、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功利为目的,这是最大的“善”。新闻是“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它直接作用于受众的“听觉”、“视觉”,进而使受众通过感知、感悟、联想、情感和审美经验等系列心理活动,产生更高层次的多姿多彩的精神快感和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