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体会(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骨科 手术 镇痛泵 护理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5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应用镇痛泵治疗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6~79岁。其中髋关节置换10例,腰椎术后8例,上肢术后12例,下肢术后20例。镇痛方法:(1)静脉镇痛:将静脉镇痛泵连接在留置针上;(2)硬膜外镇痛:将药物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先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首剂10 mL,剩余药注入泵内,导管保留48~72 h后拔除。用流量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量持续输入。在持续注药的基础上可以在麻醉师指导下自控追加药量。常用的药物杜冷丁、芬太尼、吗啡等。术后由麻醉师安放调整好后即可实施镇痛。本组50例中,45例生命体征未发现明显变化,镇痛效果好,睡眠质量改善,饮食习惯未发生改变;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便秘,采取对症措施后症状缓解。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 做好镇痛泵的宣教,护士在术前应向病人介绍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镇痛泵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帮助患者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消除术后疼痛的顾虑。
2.2 术后 观察镇痛泵的接头是否脱落,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协助患者翻身时不要牵拉,防止管道脱落,保持管道通畅,局部每天更换无菌敷料。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状况。
2.3 并发症的护理
2.3.1 恶心、呕吐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应让病人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物误吸,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同时可以给予胃复安镇吐。如果症状不改善,患者难以忍受,可以停用镇痛泵。
2.3.2 尿潴留 一般发生在手术后的1~2 d内,手术前我们一般给予导尿并留置尿管,术后应用镇痛泵期间严密观察尿液的色、量、性状,并给予尿管护理。未留置尿管的患者如果不能自行排尿,可先采取热敷,按摩膀胱区,听流水声等方法促使排尿,若无效则给予导尿。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给予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每日会阴护理2次定时夹闭尿管,以训练膀胱功能。预防感染。本组病例中没有发生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