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高专院校的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一)

高职高专院校的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一)

详细内容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单片机教学改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提出了一种适合当前高职院校单片机实践教学的新思路,突出“能力为本”的思想,打破“学科为本”的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适应社会潮流,具备高等职业技术能力和社会基本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参照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单片机课程,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可能性及实施步骤。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单片机 教学改革实践
  
  前言
  
  单片机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单片机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就业需要的实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如今,就业市场就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就业市场欢迎的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有一定的研发经验,并开发过一定项目或产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要围绕加强学生实用能力的方向“转”,围绕着它“钻”。对于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类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讲,更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并将它落到实处。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思路是按教材编写的顺序,先后讲单片机硬件基础知识,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讲接口技术及应用实例。学生往往只能在课程结束前学到单片机的实际运用系统。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感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所以兴趣不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学习的开始,给学生展示单片机的应用的具体产品,如电子钟、电子密码锁等,使他们体会到单片机技术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讲解单片机接口时,以单片机接口应用系统为主线,进行启发式教学。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先简单后复杂,将各知识点的学习划分到各个应用模块或实例中,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利用电子密码锁这一简单实例来提出数据如何由键盘输入,又如何进行显示的问题,然后再讲解键盘接口和LED显示的知识。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学习,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单片机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学院,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单片机课程进行教学,不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特点。只注重老师讲,学生做,在教学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学习兴趣,配合教师,继而主动学习。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理念,突出“能力为本”的思想,打破“学科为本”的模式。教师作为主体,体现教学的主导性;学生作为主体,体现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探索,去相互协作学习,教师的作用是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并帮助学生解决通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次,确立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评价学生不再单一地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要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单片机实验课中,引入案例教学
  在单片机实验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上理论课时学到很多关于单片机课程的理论和知识,在单片机实践时不知道如何使用,从何入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而运用案例进行单片机的实验课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与实际应用相近的案例,能有效地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为案例,做个红绿灯控制系统,一方面其趣味性增强了,另一方面又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反思、体验和感悟。当与其共鸣时,就会很自然的模仿,进而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