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刍议――中关职教师资培养教育类课程比(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主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属于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院校。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在中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设置很少,所占课时比重不足10%,远远低于国际通行标准。造成毕业生学术研究能力、师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都相对较弱。因此极有必要对课程进行重新构建,建立由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制定开发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职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相应的知识、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主要由与此相应的课程来体现教育类课程feducationalcourses)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一是教育专业课程,又称为教育类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它是为师范生开设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培养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主要是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技能,一般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等…:二是指高师院校为体现师范性的教育目标.为师范生所开设的.旨在培养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的教师职业,用以专门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责任、能力与素质的.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所有课程:三是指高师各专业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技巧、实践等教师职业训练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问题的课程。
中国目前有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这类院校大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属于高等教师教育范畴另有三十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立了职业技术教师教育二级学院.这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根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总体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职业教育师资。职业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师范教育能力.同时又需要他们及时、主动地应对产业社会的种种变化.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方式与课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课程、专业发展的途径及职业教师教育者的特征等都会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仅通过对中美两国职教教师职前培养情况的对比.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美国职业学校教师职前培养概述
目前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大学、文理大学等高等院校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也称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欧美各国基本上都实行这种体系。如美国有三千多所大学.其中约有一半从事师资培养:二是以原来独立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定向型师资培养体系.也称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三是由原来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和综合性大学或文理科大学通过协助或联合的形式进行师资培养.这种杂交式教育可以视为混合型师资培养体系。美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创立于19世纪初期.教师培养制度经历了师范学校、教师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院系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后.教育学院开始向多目标的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演变。教师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为开放型师资培养模式。教师由教育董事会任用.为公务雇员.并与董事会签订合约美国对职教教师实行的是开放式培养,学生先在综合大学里的专业学院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再在大学或教育学院设立的职业教育、工业教育、应用技术教育等不同含义的课程或专业修学规定的教育课程或学分.并有l一2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才可以获得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资格。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专业课程外,教育类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约为25~35%.而且内容相当全面,涉及职业教育学、教学论、专业教学法、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标准因州而立.各州基本上都设定培养课程的教育内容有半数以上的州都设有一般教育专业教育、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还规定必修的学分、时间和特定的科目四年制师资培养的教育课程前两年基本上是一般教育.后两年开设专业教育和教职教育主要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开发、课程规划、管理等科目。
美国很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能力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中经常为学生提供学术性知识与技能整合的范例.经常使学生参与学术性知识与技能整合的训练和实践.加上非常重视“校本教师教育”.所以职教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师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都相对较强。
二、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采用的是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生力军.发挥着职业教育母动机的作用。但由于此类院校和毕业生数量很少.很难满足职业教育所需师资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大部分由普通教育学科模式培养.这些教师并不缺乏专业理论知识或专业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学训练.很难适应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有专家指出.与普通教育所要求的学科性课程教学不同.职业院校的教学行动应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即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日。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教学活动应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岗位群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来组织,教学内容具有能力化、职业化的特点。这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不仅要掌握本学科体系及主要成就内容.还要把握相关基本体系和主要成就内容及不同门类学科知识技能的贯通.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有效性.这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补充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必要时需要重新编写教材.修订教学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等。叫旦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体现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职业性)的统一,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文化修养、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技能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不同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相关能力.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开发和教学评价能力等。要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劳动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应注重按照生产活动的内在规律.在职业领域中发展,属于学科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