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在学习动机形成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成就感
在校园里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声――如今的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有的甚至达不到小学毕业的水平,上课少精无神、不注意听讲,平时厌学贪玩、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学习上钻劲不足、惰性有余、不勤于思考、急功近利、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以前中职生的形象相差甚远。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厌学情绪或倾向,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动机的激发不是教育者主观愿望的结果,必须在学习动机形成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激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作为人类行为的动机之一,是指直接引发、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我们走访了几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几点感想: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发学习动机
中职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有的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其内容十分重要,关键之处音高八度,也无济于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虽千辛万苦,付出很大,学生却收效甚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进学习动机
中职生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甚多,容易体验到焦虑、不安、气愤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阻碍他们努力学习。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增加学习兴趣。正如美国的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而学生最直接的成功体验则来自教师的信任与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暂时的失败所带来的内心痛苦,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鼓励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另外,多赏识和激励学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与赏识中主动学习,感受知识的奥妙、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