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传统的考试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与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和教学要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改革考试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考试模式;考试评价;反馈机制;“三结合”
教育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目前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考试,大多仍采用过去传统考试模式,期末考试“一卷定终身”,不能体现高职特点,与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和教学要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理念,改革考试模式势在必行。
一、目前的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1、考试方式单一
目前我院大部分学科考试主要是是采取终结式考核,即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做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规定时间内的考试,每个学生答题的具有偶然性,所拟试题的随意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一次考试,欲达到较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概率会很低。而考试形式单一的弊端是,由于学生思维、理解、记忆等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某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限制某些学生创造能力的拓展
2、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记忆性成份所占比重较大,善于记忆和努力记忆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强调学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应用性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3、考试评价方法片面
目前期末总评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而期末考试往往是书面闭卷形式,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和侥幸心理,有的同学在考前搞题海战术,有的同学把功夫用在考场上,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时间努力学习,就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真正全面、客观、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4、缺乏考试的反馈机制
由于考试是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