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南的散文
详细内容
篇一:《关于描写江南美景的散文》
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那个江南。
江南的水是清的,清澈似镜,靓丽似眸,水碧似染,舟船如梭。江南以水乡闻名,放眼望去,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江南的天是蓝的,碧空如洗,一望无际。放眼四望,点点白帆点缀其中,星星水波出没其间,遥遥青山矗立其后。青山似凝,绿水似玉,淡云似烟,星月似画。若遇天气变幻,则波移船动疾如箭,风起云涌惊世容;若遇秋高气爽,则孤鹭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南的色是艳的,让人目不暇接,纵而忘情。
江南的雨是美的,一点点,一滴滴,一阵阵,一串串,点若游丝,滴若甘露,阵若惊鸿,串若雁阵。曲指算来,在一年之中,江南大概有—半的日子都在雨水里泡着,因此才孕育了江南的柔,陶冶了江南的娇,洗染了江南的丽。
江南的情是浓的,浓烈似火,浓稠似血。只要在江南呆过一阵子,江南的情,就会彻底地溶解在这个人的血液里、骨髓里,不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想到江南,就会骤然升起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江南令人清心魂,—睹如饮甘露纯。那片白墙,那串青瓦,那座小桥,那条流水,那缕柔风,那句软语,那位佳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美,我心中的那个江南更美。我心中的那个江南早就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早就把它放在了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放在了一个只有我才知晓的地方,放在了那个离我心最近的地方。
既然选择了江南,就一生与江南相依相伴;既然选择了江南,就一生与江南无悔无怨。
篇二:《关于描写江南美景的散文》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那个江南。脱去一身的俗气,忘却一世的贪念,翻过几座青山,渡过几条大河,路过几个湖泊,再转过几个水湾,就到了我心中日思梦想的那个江南。
江南的水是清的,清澈似镜,靓丽似眸,水碧似染,舟船如梭。江南以水乡闻名,放眼望去,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观周边村落,处处以河为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水一体,亭阁其间,桥梁棋布,板巷纵横。乘兴,划上一只小小的乌篷船,穿过一孔孔的石拱桥,逍遥而去,不见踪迹,船头一壶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这是何其的自由,又是何其的洒脱,又是何其的适意……
江南的天是蓝的,碧空如洗,一望无际。放眼四望,点点白帆点缀其中,星星水波出没其间,遥遥青山矗立其后。青山似凝,绿水似玉,淡云似烟,星月似画。若遇天气变幻,则波移船动疾如箭,风起云涌惊世容;若遇秋高气爽,则孤鹭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生于其间,何愁人间无仙境;生逢其时,何愁世间无英雄。
江南的色是艳的,让人目不暇接,纵而忘情。春天里有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夏天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里有枯藤老树昏鸦,冬天里有暖冬胜似早春来。时时皆美景,处处皆名胜,艳丽无比的色调,与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绿柳红桃,及淡淡的茶烟氤氲、轻轻的弦索弹唱,演绎成一个响曲,一起在江南水乡的上空徜徉,一起在人们的思绪里穿梭……
江南的雨是美的,一点点,一滴滴,一阵阵,一串串,点若游丝,滴若甘露,阵若惊鸿,串若雁阵。曲指算来,在一年之中,江南大概有—半的日子都在雨水里泡着,因此才孕育了江南的柔,陶冶了江南的娇,洗染了江南的丽。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撑一把油纸伞,冒着蒙蒙细雨,就一个人孤零零地,穿着风衣,走在梧桐树下的青色古径小巷里,那一种意境,岂是一个妙能描得出。
江南的情是浓的,浓烈似火,浓稠似血。只要在江南呆过一阵子,江南的情,就会彻底地溶解在这个人的血液里、骨髓里,不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想到江南,就会骤然升起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江南令人清心魂,—睹如饮甘露纯。那片白墙,那串青瓦,那座小桥,那条流水,那缕柔风,那句软语,那位佳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美,我心中的那个江南更美。我心中的那个江南早就融入了我的血液,我早就把它放在了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放在了一个只有我才知晓的地方,放在了那个离我心最近的地方。当我疲惫时,当我心烦时,当我失意时,我就会马不停辞、义无反顾地回到我心中的那个江南。
既然选择了江南,就一生与江南相依相伴;既然选择了江南,就一生与江南无悔无怨。真的好想,放下所有的顾虑,放下所有的功利,就在我的那个江南里,乘一只乌篷船,戴一顶箬笠,披一件蓑衣,放一壶老酒,顶一轮明月,从此来我来所来,去我去所去,任意江湖,四海为家,这该是多么的潇洒。
篇三:《江南散文》水墨江南
我生在江南一隅,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了二十多栽。江南周遭世事沧桑变迁,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得清,而我对江南的眷恋情怀却千年依旧!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的灵韵„„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灵。品读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从指间流淌,清凉入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躁,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轻烟淡水的江南,细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长莺飞,桃红轻染,虫燕呢喃,春透帘栊。夏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采莲荷田,淡笑浅吟,娇花照水。秋日丝雨梧桐,清秋飞雁,淡菊飘香,悠然东篱下。冬日雪依翡翠,千树珍珠。伊人似雪,翩然娇纯。
春雨秀江南,江南多雨,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烟雨,就像那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雨是江南文化的灵魂,是江南水乡的灵气,在江南,充满浪漫气息的雨,元宵节前后的雨叫灯花雨,灯花雨往往是初春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春雨就飘然而至,莺飞草长,一泓碧水粼粼而起,杨柳拂堤,碧草如丝,繁花点点,泉水淙淙,古寺的梵音在石缝间流淌,雨后的空气溢出芳香。而后是杏花雨,梨花雨,纷至沓来,暮春过后,连绵不断的黄梅雨弥漫江南。夜晚的雨声,清晨的花香,清绝的令人深深沉醉,秀雅的让人不舍离去。纷飞的细雨沾湿了一袭素裙,润透了江南女子的心。两袖的花香,轻舞出江南的独特风韵。
江南的女子因了江南的湿润气候,肤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灵秀而又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江南女子缓缓走在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细雨蒙蒙湿丁香,倘若撑一柄油纸伞,沿着雨巷翩跹而过,“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雨香袅袅入珠帘,清影如梦。
侯门似海,亭阁水榭,红颜珠泪盈盈,水袖轻拂琴弦,一曲千古绝韵在如雪的玉手下流泻,柔肠百转。思绪仿佛随着时光的倒转,置身于千年前那段缠绵悱侧的化蝶之恋。温文尔雅的梁山伯与女扮男装英台同窗苦读,秉烛夜书、谈笑风生,十八相送,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蝶恋传奇,千古回荡。
江南一袭风水灵地,才子佳人无数。江南四大才子,最有名的是唐伯虎。唐寅的绝世丹青书画,冠压群芳。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唐伯虎点秋香的动人爱情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江南才女,一时数不尽,李清照,秦淮八艳,柳如是,董小婉,鱼玄机,薛涛,苏小妹„„。
水墨江南,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也许我的前世就是那个采莲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浅笑,若蝶轻舞江南水墨中„„{关于江南的散文}.
江南,我回来了
一千年了。
周遭世事沧桑变迁,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再无法讲述得清,只有我对你千年未改的痴情轮回依旧!这漫长而倏然掠过的岁月让我浮沉变幻,我却清晰地记着你娇美的容颜。
我人世的留连执著只是因为你,你的笑语仍在我记忆的时空中婉转回旋。
江南,你还记得那个总爱在腰间带一把剑的孤傲少年吗?那时的我,自以为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屑于沉溺于小儿女的温情。可当我从风沙飞扬的地方来到江南,杨柳春风里,翠径花台,红袖满楼,软语巧笑,蝶舞莺啼,处处迷人心眼,竟软化了我的傲慢啊。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怎能抵挡的住你风情万种的美丽,终究沉醉在这缠绵旖旎的温柔乡里!
人不风流枉少年,那时的我毕竟是个少年人啊!
春风又绿,杨柳风依旧柔媚撩人,正是江南好风景!多想再同你相拥游走在这无边的风月里,可我彳亍的脚步再也找不到你曾殷殷守望的渡口。
你在哪里啊?这一千年里,年年春天我都回来找你。我已找遍了江南啊。{关于江南的散文}.
每每会在一砖一瓦一桥一桨,水波流转或风过花落间,恍惚看到你的身影,仿佛仍能听到你欢快轻灵的哼唱,却怎么也无法捕捉到你真实的踪迹。
我找不到你,你也一定认不出我了。我再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太久了,江南。
江南,为何你不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啊。
梦里水乡,水已不再轻灵,矣乃的浆声搅动着比米酒还粘稠的河水。江南的水啊,你呼应着多少人午夜梦回时无法停歇的叹息。你为何不呼啸奔腾,总是这样缓慢流淌?你在迟疑什么?你在叹息什么?
太多花,太多水,眼花缭乱的色彩漾动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绞碎了太多人多情的幻梦,终成镜花水月的虚幻。
江南,我曾以为你就是我的永远之国。
我在你杏花春雨的涤荡和杨柳春风的吹拂中,度过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在和你两情欢悦的依偎里,我写下了我最纯真最深情的痴恋啊。
可翠宇珠廉终究锁不住少年血脉里远大志向的激荡。
越来越渴望回到北风吹来的地方啊,回到那有风沙也有烈酒的地方。江南粘粘细米酿出的酒太甜太腻,太软了,不能振奋我,只会浇息少年人的壮志雄心,消磨了风发的意气。我沉迷得太久了。
去策马杀敌,去建功立业吧!
我还在犹疑不知如何开口,善解人意的你已明白,离别终究来临了。
没有你,我的灵魂再踏实不下来。你一定不知道,我怎样刻骨蚀心地想你。凄风苦雨里怎样在炉火中找寻你的温润,午夜梦回时怎样将窗棂间的树影读成你。
总幻觉着在某一个瞬间捕捉到你的声息,想象着你会在一个时刻来到我面前,轻灵美丽,笑语嫣然。我怎能不时刻等待,准备张开双臂拥你入怀。
你在我心里。而我,在天涯。
你也曾一年年地来到我们离别的桥边,长久而无声地向路上张望。我应承下的,等桥边的那棵桃树长到桥亭檐角,花开满树的时候,我会回来接你。
只有江南的春雨年年如约而来,一样细细飘洒。雨丝温柔的滋润下,桃花也年年自在地盛开,那个佩剑少年却再没有出现。路上越来越热闹了,你却越来越寂寞。
春雨,桃花,这些江南的精灵啊,装点着小桥流水的欢娱,滋生着老砖古瓦的生机,却凋零了你小小的欢乐。
江南,我并没有背弃我的誓言啊!
我以为我可以在完结了少年的抱负后再志得意满的回来找你,年少轻狂的我如何想到,这世事不在我的掌握中啊。我万丈的豪情成全不了自己的命运,一腔热血只能被北风无情的吹冷。
鬓染微霜,少年已老。腰间的长剑已经锈蚀。{关于江南的散文}.
回首一路萧瑟,才发觉自己如此孤寂无依。
江南,我还能重回到你的温情里吗?
一年一年,你用枝芽的萌生,柳絮的飞扬提示我:春天了,还记得江南在等你吗?
精巧的园林还是太压抑了。窄小的亭台深锁了深深的寂寞,却锁不住你日渐无望的哀愁。等待经年,终于也荒芜了你日日夜夜的期盼。{关于江南的散文}.
江南,我来得太晚了。
我在亭台楼阁古镇乡村穿梭,在桃花流水间一一辨认,那令我神迷的容颜始终没有出现。春风恣意,春花烂漫,唯独我一怀愁绪。我不敢呼喊,内心的虚怯让我惶恐烦乱。我在杨柳春风中迟疑。
哪个是我牵你手跑过时碰落的一枝?哪间有我们缱绻达旦燃尽红烛的卧榻?
说好了,我本应是那个掀起你红盖头的人啊!
你究竟在哪里啊?
我是那个最疼你又背离你的人啊!
一千年了,你还负气恨我吗?还耿耿于怀不肯原谅我吗?
我辜负了你如水的柔情,毁了你的年少春闺。竟让我用千年的时光来懊悔啊!
可一千年的懊悔也换不回你青春的美丽啊!
我在无尽的追悔里终于读懂了你殷殷等待的忧伤,我在痛彻骨髓的孤独里终于听清了你深深的叹息。江南,我如何可以在现实中辨认过往的故事,我能相信那些断片残简吗?那些零星散落风蚀锈腐的旧物如何能拼回一段真实的记忆?
谁能找回江南的明丽,谁能改写那些哀伤的故事,谁能让往事重来,谁能追回我们虚掷的时光,弥补我们的过失,重新圆满我们年少轻狂中错过的美好?
没人会在意我了。
我终是个无根的人!
我是个永远的异乡人啊。
江南,我真的再也找不到你了吗?
当年的那个佩剑少年不会知道,他轻轻在你耳边诉说的一句话,竟要用他的生生世世来兑现。
无论怎样,我洗去铅华,扫净心尘,终于可以在晚来的追悔里恪守与你的诺言。
江南,我再不会背离你。我会和杏花烟雨一起,年年回来,等待你的美丽在某一个春天重又浮现。江南,我对你的爱因了这追悔和等待而成永恒。
江南瓦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间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皓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施施然,飘飘然,升腾一缕炊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滴水,其声势,可堪一场中雨。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卷下摇落在瓦中,抑或在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来,瓦上草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古
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新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砺如土坷。但却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
篇四:《描写江南风光的美文》桃源佳致
自从学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后,我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机会来了,爸爸提议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三月十五号下午,我们乘车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刚上车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县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便在桃花源宾馆住了下来,又开始下大雨了,为桃花仙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关于江南的散文}.
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们来到了桃花山,在门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片,便往内走,到了桃花林,边走边看,桃花林的桃树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由于时节未到,来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数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脑袋,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如入仙境一般!
从桃花林出来便来到了碑廊,两边有许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风雨剥蚀,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关于江南的散文}.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方竹亭,经过遇仙桥,就钻进了秦人古洞,洞内黑漆漆的、弯弯曲曲的、岔口很多,会使人迷离往返!所以我小心翼翼的跟着导游走,生怕跟丢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台,真是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从豁然台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蓝的!太阳是火红的!云朵是嫩白的!鸟瞰秦人村,秦人村环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与良田美池交错,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边有人在钓鱼,白色的玉兰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花争相开放,旁边有蛇行龙腾的竹廊,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过竹廊户户相连,不怕风吹雨打!真不负唐代刘禹锡题碑桃源佳致啊!
我们边走边看着竹廊外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人宅,从这户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户,与朴素的村民讨价还价,妈妈买了农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买了吓人的木头蛇,累了坐下来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摆满了小吃,我们又在里面看了许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来!
接着又游览了桃仙岭、桃源山、沅江风光带等景点。
篇五:《写景作文:散文江南》写景作文:散文江南
写景作文:散文江南
江南,养育滋润着我,一个美得有说不完话题的地方。在我的心底,始终有一种情怀在萦绕,挥散不去,我称这锦绣画境为“散文江南”不为过吧。你翻开金庸老父子的书,很多地方都是他深深的江南情节在弥漫,“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在他的文字间屡屡闪现,文如心声,我能感受那深深的眷念是如潮湿一般积蓄在他心底的。就在日月的另一端,该也会几度梦里回江南的,不能亲近,莫不能借文字堆砌那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徜徉在文学的长河里,沐日月之宠幸,且让这些微的秋风替我翻开那油墨清香犹存的书卷,搜寻一番那如泣如诉的散文江南。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哪一句不是江南的飘逸呀。在那“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霏霏细雨里,可见杜牧的轻愁萦结在眉梢;在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乌啼里,有张继的长夜无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里跳跃着白六一的满心喜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里,东坡该把盏艳羡那西子的袅娜芳华„„
散文江南里,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或可以在杨柳依依里长亭赋诗,寄托给心上人儿缕缕思念。当那满目青翠的荷叶葳蕤时,有一叶乌蓬轻舟在湖面荡漾,微温的绍兴黄酒在手,带着菡萏气息的清风拂面时,直须长醉不愿醒是谁都乐意的。红男绿女,于长堤上轻折桃花,吴侬软语会和那金丝小枣、陆稿荐排骨一起甜得让你发腻。在那浆声灯影的夜色里,穿行十里秦淮,你可见那“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绮丽?此时或许有那一温润女子,葱指在琵琶上轻拢慢捻,岁月就在此时跨越了千年,幽幽如梦,甘醇如那陈年的酒。郁达夫描绘到“烂熟的春光,带来了沉酣的光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绒衣,有一种清新香味蒸吐出来”。此时的你可以从这文字里嗅到了江南的独特气息么?夏日的江南,是那散文的第一道转折。西湖六月,风光依旧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不须去问那杨万里可曾虚言,随便找一江南放牧的孩子,他都会告诉你他的欢愉。你可曾在那蝉声躁动里登临润州三山?那乾隆“江天一览”的遒劲里,会教你极目江天看沙鸥翔集,波澜不兴。或许那“野旷天低树,日暮客愁新”的夜色里,于江渚柳岸,多愁善感的你自可放纵一怀清愁,借那江水悠悠溯游而上,把相思送至她不眠的红楼。“潮打故国周遭在,夜深还过女墙来”,该是描绘江南那夏日夜色的无边落寞与惆怅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的江南,在淙淙溪流里浣纱的女子,那轻灵、那妩媚,怎不叫王孙驻足低头!滕王阁上
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有多少积聚的胸臆都可在此刻挥洒,任思绪在水天一色里飞扬。秋天的江南是沉静的,若用音律来描述,那尺八洞箫是最为贴切的。《红楼梦》里黛玉葬花,应该是在肃穆的秋天里,金陵的肃穆,石头城的萧瑟里。看过张秀亚的《秋日小札》,是写给爱人的,“菁菁,你浣衣古潭,水面生凉,我看见你的影子在水面颤抖了。而当你归去,独木桥上,月明如霜,正是一个银色的夜,残荷上水珠滑落了,一切静寂,过路的只有微风同你,更不闻青蛙跳水的音响。”,你看,江南的秋天里,竟然看不见肃杀的爱情,还是甜蜜悠然。
江南的雪天都是灵巧的,不同于“大雪满弓刀”、“燕山雪华大如席”的北国。是有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馨,依偎着红泥小火炉,喝着新醅的酒,絮叨着闲话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幅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在养眼的愉悦里是感受不到寒冷的,你就入了那画境里。很喜欢郁达夫的描绘“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暴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情也悠悠,梦也悠悠,我的散文江南啊,对你的爱恋我是说不够的。
篇六:《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
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
来江南
一阵笛声,悠悠扬扬,雾气散去,一艘旧木船缓缓划来,船上的老阿婆慢慢地摇着橹,满是皱纹的脸舒展开来,那样安静、慈祥。远处一只水鸟飞下,在河面上用翅膀划开一道美丽的涟漪。太阳升起,照在了小石桥上,金光闪闪,粉墙黛瓦是那样的宁静、朴素。这就是恬静的江南早晨,连树木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息。可来江南,还是得挑一条小路走走,才能寻到它的足迹。
漫步在青石小街上,让鞋底轻轻地贴着砖块,可别踩疼了它。砖石缝间,长着一株株野草,长着一块块绿油油的青苔。旁边的屋舍也是一扇扇木门,轻轻推开,便会听到“吱呀”的声音,那一声便足以让你回到遥远的年代。而那种气息却不陈旧,反而是那样的清新、醉人。
旁边的一位老阿婆忽然映入眼中,你可能会走过去与她说话。可惜她听不懂你外乡人的语言,她点了很多次头,又摇了很多次头,你却仍一无所知。老阿婆老了,她可以安详地坐到小街旁回忆过去了,她的故事漫漫无边,她从早到晚都在那儿想呀,想呀,不知在哪里断了,又不知是从哪里接起来,她的故事不是讲给行人听的,而是讲给小街听的。你也可以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给小街听,把小街的宁静和悠远带走。
来江南,无非是为了寻找一种宁静与安详,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那么光看水和青石小街是不够的,不妨静下心,欣赏那街边的梧桐吧!它们很早便在这儿扎根了,经受无数岁月的洗礼却始终挺拔屹立,它们身上的每一块树皮,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都藏着一个故事。静静地坐着,你就可以读到那些故事,它们只给那些会欣赏的人看。风吹过,听,它们在讲故事呢!听!你听到了吗?
船慢慢向前摇去,笛声依旧悠悠,在雾气中小船渐渐向前摇去„„本文是一篇精致的文章。精致首先在于作者精心营造了一种朦胧优雅的安逸氛围,雾气悠悠、笛声悠悠、人也悠悠;还在于作者选取的景物,小石桥、旧木船、老阿婆,仿佛都只属于江南,整体上非常和谐;精致还体现在作者细致的笔触——水鸟用翅膀划出的美丽涟漪,太阳照在小石桥上的金光闪闪,轻轻推开木门的“吱呀”之声,让人不由得叹一句:江南,只有江南!《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
篇七:《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关于江南的作文750字来江南一阵笛声,悠悠扬扬,雾气散去,一艘旧木船缓缓划来,船上的老阿婆慢慢地摇着橹,满是皱纹的脸舒展开来,那样安静、慈祥。远处一只水鸟飞下,在河面上用翅膀划开一道美丽的涟漪。太阳升起,照在了小石桥上,金光闪闪,粉墙黛瓦是那样的宁静、朴素。这就是恬静的江南早晨,连树木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息。可来江南,还是得挑一条小路走走,才能寻到它的足迹。漫步在青石小街上,让鞋底轻轻地贴着砖块,可别踩疼了它。砖石缝间,长着一株株野草,长着一块块绿油油的青苔。旁边的屋舍也是一扇扇木门,轻轻推开,便会听到“吱呀”的声音,那一声便足以让你回到遥远的年代。而那种气息却不陈旧,反而是那样的清新、醉人。旁边的一位老阿婆忽然映入眼中,你可能会走过去与她说话。可惜她听不懂你外乡人的语言,她点了很多次头,又摇了很多次头,你却仍一无所知。老阿婆老了,她可以安详地坐到小街旁回忆过去了,她的故事漫漫无边,她从早到晚都在那儿想呀,想呀,不知在哪里断了,又不知是从哪里接起来,她的故事不是讲给行人听的,而是讲给小街听的。你也可以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给小街听,把小街的宁静和悠远带走。来江南,无非是为了寻找一种宁静与安详,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那么光看水和青石小街是不够的,不妨静下心,欣赏那街边的梧桐吧!它们很早便在这儿扎根了,经受无数岁月的洗礼却始终挺拔屹立,它们身上的每一块树皮,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都藏着一个故事。静静地坐着,你就可以读到那些故事,它们只给那些会欣赏的人看。风吹过,听,它们在讲故事呢!听!你听到了吗?船慢慢向前摇去,笛声依旧悠悠,在雾气中小船渐渐向前摇去„„本文是一篇精致的文章。
篇八:《论朱自清的散文与江南文化的关系》论朱自清的散文与江南的关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叶佩婷学号:2012101254
我们从小就学习过朱自清的《匆匆》,记得那句:“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们也学过他的《荷塘月色》,记得那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的散文,总是能给我们一种特别的美的享受。
朱自清原籍浙江,出生在江苏省。出生在江南水乡的朱自清身上带着江南文人特有的气质,那么朱自清的散文和他所生活的地方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将从下面几点分析朱自清的散文和他所生活的江南的的关系。
一、江南的水与朱自清散文似水的柔情
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河道棋布,湖泊众多,历来就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江南是被水包围着的,光是那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就已经让许许多多的人爱慕着牵挂着了,又何况是整个美丽的江南呢?江南人靠水而生,与水相伴,自然而然也就沾染了水的特质:柔。《道德经》里面提到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可见水是柔善的,它是骨子里带着柔。而生长在浙江的朱自清身上也自然有着水的精神,他的柔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例如《匆匆》里那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又如《歌声》里的那句:“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又如《绿》中:“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这一句一句的问句都带着朱自清绵绵的温柔,你总能在他的笔下找到如水般温柔的句子,仿佛让自己也融进那股温柔里。想来也只有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温柔似水的文字,你让北方的凛冽的汉子怎么能“水”起来你呢?
二、江南的富裕与朱自清散文的繁华与细腻
江南凭着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当时的政治条件,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长期的历史沉淀使江南成为富庶之地。柳永的《望海潮》写道:“钱塘自古繁华。”从而可知江南地区在很久以前就富甲一方了,所以,在朱自清的散文里,他笔下的景物也是非常的繁华。因为经济的繁华,这也意味着生意人很多,而生意人的精细的精神也就慢慢融进了江南人的头脑之中。而生意人的精细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出来得就是他文笔的细腻。像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秦淮河的水是碧
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又像是《荷塘月色》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写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像是《南京》的“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以象征青天白日,与帝王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近处山角里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粗粗的,矮矮的,正当着一个青青的小山峰,让两边儿的山紧紧抱着,静极,稳极。“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描写建筑,朱自清都能用笔触写到它最细微的部分,其心思极其地细腻。而在他笔下所流出的文字赋予景物的意象总是那么有那么一种沁人心脾的美,繁华而不至于乏味。这正是江南地区的富裕对朱自清散文里的繁华与细腻的影响。
三、江南的雨与朱自清散文的敏锐善感
江南处于亚热带地区,自然是不缺雨,不仅不缺,而且还有多,有诗为证:“江南雨多春漠漠,籧蒢中宽可淹泊。”江南是一个多雨的地方,古代文人骚客对江南的雨可谓是情有独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楼台烟雨,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连江寒雨,有“载将离恨过江南”的烟波风雨,有“深巷明朝买杏花”的小楼夜雨……江南这一地域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春雨、梅雨以及冬季阴沉细雨和阴冷。所谓“无边丝雨细如愁”,这雨有时绵绵不绝,有时阴冷阴沉,也使朱自清的性格中带有一丝丝的愁意。
朱自清感性十分敏锐又善感,像是《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道:“和平,秀美的脸一变而为粗俗,凶恶的脸了。”那个小西洋人真的变成凶恶的脸了吗?真的是看不起黄种人吗?这恐怕是作者本人的自尊心作祟吧。又像是《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写道:“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他自身容易受到各种心灵伤害,从而陷入感伤;而看到买卖幼小生命这种践踏生命现象,他又感慨万千。从这些散文可看出,不管是对自我生命境遇还是对他人的生命境遇,朱自清都是十分地敏锐与善感。而这与江南的气候是分不开的,时晴时雨的天气也让人的情绪性格变得有些不稳定与情绪化,作为江南人的朱自清受到影响性格善感敏锐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仅仅是从地域文化这个角度分析朱自清的散文是很片面的,人是复杂的动物,人的作品也是,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朱自清散文与江南关系的浅见,望老师指正。
篇九:《是夜,你来江南(散文诗)》(一)是夜,你突然来到江南。那时,夜空有一轮半弯的月,和众多的星。满满的江水送来一叶小舟,毫不迟疑。橹声,清越,直奔向前。你披着月色的衫子,推开我门前的青山l绿水。风吹得太故意,它假装和我不相识,却来迎合你的忧郁。为什么,为什么,我要流泪?大约今生,我唯能借你一滴泪,才与你共付一江潮。(二)一池池的荷塘,寂静。一径初生的叶,半卷着。只有一只莲蓬的杯,饮着内心涌起的清苦。你来了,已经错过花期。不过,这也无妨,很多的场景都是虚设,比如西江月的蛙声,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就这样,欢喜地立着,不说话,不必担心活着,不必担心死去,好好地看着,温柔地读懂每一个爱意,和每一次忍耐。时间,不要走得太快。我能做的,就是配合你,脚印叠着脚印,心照耀着心,走我走过的路,数我经过的桥。哦,原来尘烟之外,还有人,手牵着手远行。(三)笛声和叹息都去了别处。只有垂柳的枝,没有停止呼吸,均匀,有序,且藏着一双泼墨的手。梳理,借你温柔的手,抚摸我纷乱的年华。只留一条通往内心的小径,期待将梦一直走下去,走下去。随意摘一段夜的景致,便知心照不宣的厚度,文字太浅,只有江南的画,浓得说不出话。篱笆下的凤仙花,请不要醒来。窗前的青藤,请不要醒来。就这样沉睡!听,夜灯下,一个故事已经卧在青草塌上。(四)一圈又一圈的夜潮拢过来,没有预约的幸福,粹不及防,有些慌张。一定是有些思念被河水浸湿了,一波一波地涌过来,把所有的等待和泪水覆盖在时间之外。从夏天到夏天,分坐两岸,我无须看你,目光触及的,都是若即若离。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一转身,就能流散。繁花千树,不知谁是你的一树葱茏。撑起一片天空,写着青枝绿叶的前程过往,谁能读懂你的斜风细雨?江上数峰,不知谁是你的一座峻拔。挺着倔强的脊梁,说着高不可攀的镜月水花,谁能走进你的潋滟江山?只有等你,收复彼岸失地。你来,轻轻拾起,小桥边遗失的梦,我发间散落的烟雨霜花。(五)把离别簪在渡口,瞥见苇叶萧萧。被掳走的夜晚,我借你来想象。沉默,无限的延长,你领着我,逐渐走向消失。不要叩问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