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人才核心素质的神圣使命,不仅如此,面对21世纪的新需要,它还要着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重要使命。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与创造活动的本质特征相一致的,是指提供首创性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能力。创造性产物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首创性,就是新奇独特,前所未有;二是社会意义,就是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用途、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首创性,人云亦云,产品复制,当然不能称之为创造;如果没有社会意义,不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也不能称之为创造。日本心理学家说,“无论人们多么重视新奇,但也不希望出现那些横七竖八的东西,而在独创方面,人们绝不会欣赏犯罪和破坏社会。”创造性产物里还内含着“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人格特征”,也就是创造动机、创造态度、创造兴趣、创造热情以及创造意志等。因此,创造力包括三个因素:一是有关领域的技能,二是创造技能,三是工作动机,前两个方面决定着一个人“能做什么”,表现为首创性,而工作动机则决定着这个人“将做什么”,表现为社会意义。可见,工作动机是创造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而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的任务。 第一,“做什么样人”、“为谁服务”,这是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思想理论课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它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使创新的成果能够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和平服务。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理论,其鲜活而生动的例证就是丰富的创新实践,完全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精神,正是创新精神所要求的。
  
  创业能力是指人们是否能够有效地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它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动机两个方面。创业技能主要是指创业者的素质,包括思想和心理素质、创新素质、战略和决断素质,经营和管理素质等。从个人参与创业的角度来看创业动机有两种:一是机会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理想选择,二是生存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所有的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创业者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谋求出路。在我国生存型创业占大多数,说明我国的创业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急需发展创业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成功的创业者首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具有发展性,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也就根本谈不上创业,我们刚论述过思想理论课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其次,创业者还需要具有极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创业是一个过程,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所以需要耐挫折力,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有赖于我们思想理论课的一个重要部分―心理学课程的教育。再次,创业者要具有善于把握机会的战略决断能力,精明的经营头脑和管理的能力等。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本身就是伟大的创业,就是一门战略学、管理学、经营学,在它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深刻地印有成功创业者的足迹,完全可以让学生领悟其中创业真谛〔1?2〕。
  
  总之,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一样,都需要后天的教育,正义而高尚的个性特征是人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稳定而持久的源泉,在这方面思想政治课有着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我们要积极发挥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曲晓波.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