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性高校科学合理安排使用实验经费的探讨(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低值易耗品
论文摘要:针对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使用中突出存在着实验设备、用具重复购置,使用率严重偏低,不重视低值易耗品经费的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管理者需要了解整个学校的设备用具需要和经费使用的详细情况,建立校、院级实验中心,构建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运用网络管理常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协调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实验经费使用效率的目的。
实验经费是保障高校进行正常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的经济基础。作为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高校,学科设置较多,专业分得过细且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较少,严重缺乏资源共享,加上地方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常规的实验经费不足一直困扰着地方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成倍增加,而物价又快速上涨,导致许多实验室感到有限的低值易耗品经费难以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合理安排使用实验经费,是目前地方性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1地方性高校实验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经费紧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量大中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虽然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有了长足的增加,但每所高校的办学经费还是有很大的缺口。近些年来,在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鞭策下,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骤然增多,实验室实行了开放管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如“挑战杯”)也蓬勃开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实验经费的紧张程度。同时,学校往往对实验室体制架构与建设方法、教学和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的关系等缺乏详尽的统筹规划,导致“有了一顿充,没有敲米桶”的现象普遍。相对于扩招后学生数成倍增长和各种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实验经费的增长却较为缓慢,使实验教学中低值易耗品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新建的大学城多远离市区,购置实验教学用的低值易耗品,特别是鲜活材料时,增加了运输费和差旅费,导致采购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益降低。
1.2实验设备、用具重复购置。使用率严重偏低
地方性高校长期以来以课程为单位设置的实验室带来的弊端,在短时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功能单一的实验室,一般都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各种实验资源存在着“小而全”的状况,即使是同一个学院(系)下属的各实验室,设备、用具也严重重复。各实验室均以自己为中心,只考虑自己方便,怕麻烦,相互借用设备用具都很不情愿,这样就不利于资源共享,而不同学院之间的设备、用具就更加难以资源共享了。如我校实验室,局部仍存在重复建设、“小而全”的现象,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体育学院的人体解剖实验,以往由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现在体育学院也建设了自己的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为了开设生物化学实验建设有生物化学实验室,但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也开设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添置了相应的仪器、用具和试剂;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都购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都有原子吸收光谱。蒸馏水器在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几乎每个实验室都有,不少实验室还不止一台,若建立一个纯净水中心就可以节省几十台蒸馏水器,既可降低设备经费投入又可减少管理成本。生命科学学院的可见分光光度计也是生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必备的设备,但使用率都很低。小到剪刀镊子,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等都有配套。由于一些实验课程一学年中只有一个学期开设,导致这些实验室的设备、用具每年仅使用一两次,使用率非常低。
1.3部分有保质期的药品和实验材料浪费严重
部分易挥发、易变质的药品,市场上是固定份量包装,而某个实验室用量甚至不到其,因为不能共享,造成剩余药品浪费,同时还要增加保管和以后废弃处理的费用。对于生命学科实验而言,每学年需购买大量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鲜活实验材料,一方面品种多、规格杂,实物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实验材料浪费较大,例如一批学生做动物学实验时每人需一只青蛙做解剖实验,另外一批学生做细胞生物学实验时每人需一只蛙的胸骨做活体染色,还有遗传学实验每人需用一只蛙的股骨做染色体观察,倘协调使用,就可以将1元钱当3元来用了。
1.4部分实验经费管理混乱
由于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重心放在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使用上,往往不重视低值易耗品经费的管理,致使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大。个别实验室办公材料、维修、开发创收等占用了部分实验经费。此外,地方性高校对本科生实验教学、毕业论文、师生的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实验经费投入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相应的拨款,造成部分实验经费的非正常流失。
2合理安排使用实验经费的方法与对策
2.1成立全校性或学院级实验中心,统一协调安排
地方性高校将现有的实验室整合成跨学科、跨学院(系)的实验教学中心,是提高实验经费使用率的有效途径。南开大学建立了统一的实验大楼,全校所有的专职实验人员和中心管理人员集中在一个大楼内上班,人员和资产也是由中心统一管理、安排、调配、使用,而不是院系管理。其中,资产使用以功能划分,实验人员随设备资产而配备。这样所有的人员和设备资产都是在为全校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用具的使用率,减少了设备、用具的重复购置。厦门大学实行教学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每个学院建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若干功能实验室,面向整个学院的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乃至科学研究。我们也成立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但还有待于对实验室的布局和功能进行实质性的整合,如将植物学实验室与植物生理学实验室整合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将动物学实验室与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整合为动物生物学实验室等。
2.2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
地方性高校应该巩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成果,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切实将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有机融合,按照生命科学的整体思路来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并以实验技术和方法为主线构建实验课程体系,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并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代替部分验证性实验,从而减少根据课程设置实验室和实验内容的弊端。随着地方性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引入和科研氛围的浓厚,应该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引进实验教学,开发体现地方性高校优势和特色的实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