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一)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迈进的基础。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进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的稳定。针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需要从城乡收入扩大现状、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差距;差距表现及影响;对策

  Abstract:China's rural economics has changed greatly. In general, residents In the country have get rid of extreme povert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improved.They never worry food and clothing, living a richer life. This is of progres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henomenon of ine differential expansion to to our country residents,the ine differential expansion will lead to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all the socity inevitably.In order to reduce ine difference,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renson and the situation about ine differential expansion,propo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suggestions to reduce ine difference.

  Key words:the ine gap;the performance and impact on the gaqp;Measure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迈进的基础。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状况 
  
  1.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现状
   一般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可以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加以体现,但仅从这三个方面直接体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难以反映我国居民多元化分层的收入格局,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方面过于宽泛笼统,不易于解决共性问题中的特殊性问题,更不易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实社会中多元化的收入差距问题及其他经济社会问题。根据我国国情,为系统地反映我国全社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具体对策, 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具体细分为城乡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乡村贫困人口与乡村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国家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公共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地方公共事业部门)与社会成员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同一行业(部门、企业)内不同职级或岗位成员间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等。在分析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须结合居民实际可享受的社会基本公共福利(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才能够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出实际差距。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2007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77∶1,高于2006年全年的4.18∶1,差距涨幅也高于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不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的19%,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入比约为5.4∶1。
   从1990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 379元增至7 120元,年平均递增12.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 796元增至4 920元,年平均递增4.1%。虽然城镇居民收入平均递增速度略高于农村,但绝对增长量城镇则大大高于农村。就各阶段来看,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有高有低,1990年到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为44.5%和14.8%,相差29.7个百分点。1995年开始,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增速高达59%,高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50.7个百分点。1994—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5.8%,超过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6个百分点。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减缓为38.7%,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2.3个百分点,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加速扩大趋势,直至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都在扩大。 统计表明,我国地区差别不仅表现在GDP增长上,也表现在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包括减轻农民负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收入调节)来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但是收入差距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缩小社会差别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原因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1.长期以来存在的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使得农民怨声载道,直接影响农民投入和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增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农村居民产生消费紧缩倾向。
   3.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