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计算机理论>五年制高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五年制高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详细内容

摘 要: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色,论述了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课程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水平、侧重学习中的技能训练、完善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提出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开计算机外设的使用与维修课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实用性;改革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这新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也必须主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是一种既具有高等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以技能为重点的教育形式.五年制高职教育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特点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这无疑是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职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主要培养高技术产品开发、设计型和理论研究型人才.

高职教育人才的定位应该是:具有组织、管理高新技术的生产, 能够操作、调试和维护高新技术设备,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突出以能力为本位,而能力又是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学校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问题[1].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专业课程设置,在设置的过程中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不能把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照本宣科的搬过来.因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一种纵向为主的框架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创新潜力为目标,实行理论、研究并重的教育原则; 而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职业技术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硬件维护及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通过五年的系统学习,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较强操作和软件开发能力,能进行网络维护和管理以及计算机单机的维修,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