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新精神融入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后,提出将创新精神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求探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为创造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精神教学手段创新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热点之一。如何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出大批符合时代特色、适合各学科专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特点
1.更新快,内容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不断更新换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也随之不断变化,新技术、新理论也不断地充实进来,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中英文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网络基本知识等。
2.概念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综观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是概念性很强的知识,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同时相关课程之间互相交融,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新精神是人们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以不循常态、独辟蹊径为标志。这种不满足于既有状态而着力开拓的思维方式,就是创新精神。计算机基础课容纳了现代科技领域的许多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变革、更新和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计算机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忌不动脑筋,眼睛朝上,生搬硬套上级文件和其他学校的做法。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计算机教学质量负责的态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群策群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突破以往的不分专业背景、所有专业教学内容一样的状况,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知识结构和需求,分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注意与专业的后续课程设置相结合。非计算机专业学时少,时间紧,因此,应精选教学内容,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入手,以最简捷的形式表现出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此乃重中之重。由于IT产业的迅猛发展,常常会出现现行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为了使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最新的、最先进的,就应当将新的内容不断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讲解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升级到先讲解面向过程,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就要求教师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和实践,对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一定的把握能力。
2.教学方法要创新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