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伴多脏器损害196例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胰腺炎 多脏器损害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作者自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研究观察196例AP患者伴MODS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6例中男123例,女73例;年龄25~79岁,平均(42.6±8.9)岁。AP轻症143例、重症53例。病因:单纯胆源性胰腺炎107例,酒精性18例,高脂血症12例,胆源性伴酒精性13例,胆源性伴高脂血症性10例,酒精性伴高脂血症性8例,暴饮暴食14例,胰腺癌2例,不明原因者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B超、CT检查证实胰腺肿大、质地不均匀,胰腺外有炎性浸润,提示有胰腺炎征象,并排除其他疾病。AP的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1996年第2次方案标准进行〔1〕。若同时符合Panson标准≥3项和(或)APACHE-Ⅱ≥8项,且<48h发病者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2〕。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予以下常规治疗:(1)禁食、胃肠减压,鼻导管或面罩给氧;(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并给予营养支持;(3)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施他宁或善宁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4)重症胰腺炎者使用能透过血胰屏障的广谱强效抗生素,如喹诺酮类、Ⅲ代头孢类、甲硝唑等;(5)镇静,解痉、止痛;(6)胃管内灌注大黄悬液;(7)重要器官功能监护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检测包括心电图和(或)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3)肾功能测定包括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氨(BUR)和尿蛋白等;(4)肺功能测定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等;(5)C反应蛋白(CRP),测定入院时CRP值以及观察其持续升高时间。
1.4 判断标准
心功能损害表现为心电图改变或心肌酶谱改变,入院时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12~24h后出现明显ST段压低或非特异性改变(排除既往冠心病史)。肝功能损害表现为TBIL、AST、ALT、GGT等升高,ALB降低。肾功能损害表现为Cr、BUN升高和出现尿蛋白等。肺损害表现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PaO2/FiO2≤200mmHg,胸部X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CRP值升高至>正常水平6倍(100~200mg/L),5d后仍不下降称为CRP持续升高。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比较均采用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