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榆林市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技术(一)

榆林市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技术(一)

详细内容

摘要介绍了榆林市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的品种改优技术,包括换头前准备、嫁接品种和时间、人员安排、嫁接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榆林市山杏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品种改优;陕西榆林

  为提高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产量,提升产出物的品质,提高其经济价值,从而增强退耕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达到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双赢”目的,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榆林市实施百万亩退耕还林山杏低效林改造工程,于2009―2010年在3个乡(满堂川乡40hm2、白家碱乡86.67hm2、张家砭乡46.67hm2)的6个村进行品种改优试点,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现将品种改优技术(高接换头)总结如下。
  1换头前准备工作
  1.1接穗的采集
  高接换头需要用到大量接穗,而接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因此,要提前做好接穗的选择、采集、贮藏、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选择适应性强、丰产优质、市场认可度高和群众喜欢的品种,以就地采集为主、外调为辅。接穗全部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的一年生壮枝,粗度以0.6~1.0cm为宜。绥德县采集穗条的适宜时间在3月上、中旬,此时天气转暖,杏树花芽萌动,树液开始活动,枝条变柔软、红润。采集好后,按照50根1捆进行捆绑并挂上标签,及时运到换头地进行沙藏[1]。
  1.2接穗的贮藏
  穗条要及时进行低温保湿贮藏,温度要低于4℃,湿度要达到90%以上。
  1.2.1坑藏法。选择背阴、不易积水、有利于保持稳定低温、通风好的地方进行贮藏,挖好深80cm、宽100cm、长度随接穗量而定的贮条坑。所用沙子的湿度以手捏成块,松后一碰而散为好。先在坑底铺1层薄沙,然后将采集的种条,按照统一的芽向整齐平铺在贮条坑内,并分层覆沙,一般不超过2层,最上面1层沙子的厚度达到30cm以上。在贮藏接穗时,每隔1m,从坑底竖1根立杆,以保证接穗的透气性。
  1.2.2窖藏法。窖内贮藏时,应将接穗下半部埋在湿沙中,上半部露在外面,捆与捆之间用湿沙隔离,窖口盖严,保持室内冷凉,在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的温、湿度,防止穗条发热霉烂或失水。
  1.3其他材料的准备
  准备好嫁接所需的其他用品,如果树剪、嫁接刀、手锯、塑料等。包扎用的塑料要切成不同宽度(2~4cm),视其砧木粗细灵活选用。
  2嫁接品种
  鲜食品种以金太阳、甜杏一号、北京黄等为主,仁用品种以巴旦杏为主[2]。
  3嫁接时间
  4月1―10日为嫁接技术培训阶段,4月11日至5月30日为嫁接实施阶段。
  4人员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退耕还林地块分组包干实施,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确保嫁接成活率90%以上。并采用流水作业模式,每3人为1个嫁接小组:1人负责整形,1人负责插接穗,1人负责绑扎封顶。每4组有1人负责削接穗,并用自制的削接穗器用长20cm左右、宽10cm左右、厚5cm左右的平整木板,将其光滑的一面削成长10cm、下端深0.8cm左右的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