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图书馆用户变化应对措施(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用户服务 用户分析
论文摘要: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新的形势下应对用户变化应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和信息保障的重要任务。随着Inter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随之进入数字化时代。其服务对象也由高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为主体的高校人员逐渐发展到了社会大众。图书馆用户群的不断扩大、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图书馆对用户服务上更多的要求与挑战。为了满足此两类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保留传统高校图书馆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形成了现在普遍存在的复合图书馆形式。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各方面提高和完善自身,以适应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更好地服务用户。
1高校图书馆用户分析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其主要用户为高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为主体的高校人员,其特点是相对集中和稳定,具有续补性与扩展性,而非替代性。尤其是学生用户群在校期间有比较明显的需求倾向,受所学专业、教学内容、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用户群的信息需求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
教研人员多为研究型的信息用户,群体的特征是信息需求专指性强,用户素质高。在信息社会里,这一用户群更多地是由原来的研究型向问题型、方法型、实用型过渡而形成新的用户群体,与传统的科研学术型信息用户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开始注重信息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自然科学类型的信息用户。他们不局限于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更在意研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还有一部分用户为校外读者。他们渴求知识,也希望了解科技动向,其特点是分布分散,不集中,访问时间不定,具有间断性。图书馆用户也可根据年龄阶段进行分析:青年学生和教职工对电脑应用熟练,由于网络的便捷方式,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实现,此用户群体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读书资料;而年龄偏大、对计算机应用不熟练的部分教职工仍然偏爱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方式。
总之,无论信息技术及图书馆如何发展,都会有顺应其发展方式、喜欢科技前沿的用户;也存在偏爱传统方式,享受图书馆氛围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所有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2应对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的主要措施
为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要具备宏观的战略思想,不能一味追求高、新、尖的东西,而应结合传统图书馆业务,根据新技术的发展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切实的服务。
2.1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硬件环境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和计算机管理设备、网络环境建设等。图书馆在不断的发展当中,硬件环境的设置也要不断发展,兼顾实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并为今后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为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已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管理。此外,还应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能为日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的计算机网络及服务系统;建立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扩建书刊报纸阅览室、借书处和配套硬件设备,增购与之相应的印刷版、光盘版读物。
改善高校图书馆内部设计,采用颜色鲜明的标志系统和无障碍设施设备。改善阅览室的桌椅、电器等,采用静音、节能的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的读书环境等。中国矿业大学新图书馆还为读者考虑,在图书馆内设立了大量自习室,读者可以自己携带笔记本电脑享受免费无限网络服务,此外还设立了休息阅览区(图书馆咖啡厅),读者可以在此区吃东西、喝饮料、无线上网等。
2.2建设多元化馆藏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多元化馆藏。用户的需求决定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馆藏,还包括网上可利用的文献资源。用户的需求也不再满足现有馆藏,而是需要来自于社会、网络的综合性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向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继续丰富印刷型文献。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而且历史悠久、学科类别多、专业性强、文献类型齐全、富有特色。这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应加以保护、保持和发展完善。
增加电子资源,组织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网络化建设,现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局域网或校园网,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购置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等,而且还以各种方式链接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中外文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组织、加工、整合,拓展了馆藏空间。这些虚拟馆藏大大缩短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的供给与用户需求的时间差,由滞后服务发展到同步服务,甚而转向超前服务。
建设特色馆藏资源。许多高校图书馆不仅重视服务资源,如光盘、数据库、视听资料、网络资源等,还自建特色文献数据库,如:有的高校图书馆从本校最知名、最突出的重点学科入手,收集、评价、加工、整理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学院文库、专家教授文档,组建保密型私人数据库,这些特色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
2.3拓展和创新网络服务
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用户教育,拓展和创新网络服务。由于距离、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能进馆学习;而参加高校函授教育的社会群体,又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的课题。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电子图书馆,为不能来馆读者提供远程服务和网上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图书馆、信息源、信息用户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空间;在主页上建立导航、咨询栏目,提供网上电子期刊、电子教程的链接网址;利用论坛、留言板、电子邮件等与用户互动;广泛开展馆际互借,要求高校图书馆之间开展文献资源的共享,这无形中扩展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量。
网络服务模式由一个既定的图书馆对众多的读者服务转变成众多网上图书馆对用户服务。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出现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形成了很多有创建性的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电子图书,这就要求图书馆网络稳定、快速,图书馆书籍同步下载量大;相对应的数据库丰富;并且设立良好的实时交互咨询服务,适时了解和解决用户的需求和疑问;建立电子图书借阅服务模式,即利用阅读器或读书卡,阅读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电子文献信息递送,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软件和本馆的管理系统来达到文献信息的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