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的人本管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论述了中学图书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人本管理的理念和服务观念应用到中学图书馆的管理中,从而让图书馆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
关键词:图书馆;中学;人本管理
伴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学图书馆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作为服务性质的学习机构之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真正发挥中学图书馆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作用,必须贯彻人本管理思想,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图书馆的价值。
一、人本管理的定义及其在中学图书馆的应用
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中以人为而非事物为中心,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注重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力。
就中学图书馆而言,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组成要素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因而将人本管理思想应用到对中学图书馆的管理与创新中,就是以二者为中心,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
二、馆员是中学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开展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支柱力量,也是中学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实践者与体验者。
首先,作为领导,要尊重馆员人格,综合考虑馆员的素质水平、工作能力、生活需求等情况,对他们施以人文关怀,并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放下领导的高姿态,认识到图书馆的所有服务都是通过全体馆员的辛勤工作实现的。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性别、年龄、资历等个体性差异,但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管理者要充分信任馆员,把尊重人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馆员,与馆员之间形成一种好的凝聚力,方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2.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规划馆内人员岗位部署,综合考虑馆员的个人因素,安排他们到最能体现其劳动价值的工作岗位,使其优势得到发挥,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个人价值与图书馆价值的实现上保持方向高度一致。
3.管理者要注重馆员的情感世界,了解馆员的合理需求,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馆员感受到图书馆中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并将自己感受到的友好、关爱渗透到对读者的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