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产业化不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图书馆产业化理论的质疑(一)

产业化不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图书馆产业化理论的质疑(一)

详细内容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也渗透到图书馆领域。一些人以图书馆经费短缺为借口,提出了图书馆要走产业化道路的观点,像《产业化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产业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见《情报杂志》2001年第5期)等文章,似乎给图书馆指出了一条“生路”。其实,这是把图书馆引向死亡之路的一种错误观点。

  2 产业的内涵与范畴

在英语中,产业有estate(财产、地产)、property(财产、资产)和industry(工业)等名称。产业其实是一个集合体,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产业就这样解释: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在我国,产业被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的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共4个层次。图书馆则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也即是教育部门,它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一样,需要以财政拨款的方式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产业等于经济部门或企业,图书馆的公益性、文化性和社会教育功能决定其不能走产业化道路[1]。图书馆产业化意味着改变了图书馆的属性。

  3 图书馆的类型、属性与职能

图书馆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的图书馆在办馆规模、效益、整体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图书馆均属于非赢利性和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提高公民素质,提高社会效益[2]。图书馆职能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界定,但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具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是所有图书馆共同的职能[3]。
虽然不同性质的图书馆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任务,但图书馆产业化在概念上是不能成立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即使是有偿服务,也不是任何图书馆都可以开展的。图书馆产业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在理论上不成立,在实践上不可行。

  4 无偿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修订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完全以公家经费支付,并不允许向其为之服务的任何人收取直接费用。为了达到其目的,它的大门应当向一切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也指出:图书馆必须向公众免费提供因特网的检索服务,使所有的人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使用电子载体的信息。世界各国的公共图书馆都是根据这一规定开展服务的,如美国的图书馆主要由联邦和州政府的税收支持;新加坡则规定,所有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均免费向读者开放[4]。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图书馆更应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偿服务。
在国外,有偿服务主要是指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服务设施为依托的咨询性服务或劳务委托性服务,而常规的文献服务并不实行有偿服务[5]。在国内的台湾,公共图书馆办理各种证件都是免费的,读者免费存包、免费上网检索、免费获取图书馆编印的宣传品或出版物[6]。
无偿服务是图书馆始终不渝的方针。阮冈纳赞曾说:(作为图书馆人)你的任务就是利用书进行服务,服务是你的天职。不需要什么奖赏,不要踌躇,不为成绩而讨好,向前走,不为酬劳。所以,作为图书馆人,一定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有偿服务是无偿服务的拓展和补充

对于有条件的图书馆,在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复印、定题服务、课题检索等是允许的,但像文献检索(为读者提供文献线索)、参考咨询等属于图书馆服务范畴的项目则不宜收费。而且,有偿服务只能收回成本(事实上有的图书馆购买用于创收的复印纸等消耗材料也在经费中报销;不存在成本费问题),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因为开展有偿服务的人员、设备、场地等都属于国家的有形资产,而有偿服务的项目却是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也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这样,有偿服务就不尽合理了。有人认为图书馆产业化是实现馆员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图书馆员的所谓“无偿服务”并不是义务劳动,国家是给了我们服务费(工资)的,而服务费则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收。
市场经济并不等于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市场化。我们不能在不适宜推行市场体制的部门和单位,实施产业化经营,更不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单地看成一切都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