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问题的思考(一)

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问题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大学对社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有必要对社会开放,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学图书馆是否对社会开放一直存在争议,学校领导大都把大学图书看作学校财产,缺乏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对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深刻和长远的规划,采取封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这对大学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笔者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大学图书馆应不断拓宽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逐步对社会开放,这对提升整个大学的档次也是非常重要的。
  1.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
  1.1国外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
  许多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在强调图书馆为本单位服务的同时,非常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像美国的公立大学图书馆对公众一般都是开放的,校外读者可以免费阅览,借出馆外则要收取一定费用。英国大学图书馆在门口设有标志,欢迎人民大众前来使用,如有特殊需要,可以预约,一般的参考咨询均是免费的,图书馆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也都免费供大众使用。德国大学图书馆向市镇和周围地区的居民开放。日本文部省规定,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向校外读者开放。日本大学图书馆都在逐步地、程度不一地向社区公众及其他学校的读者开放。在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却很有争议。
  1.2我国大学图书馆目前鲜有对社会开放
  中国大学图书馆,很少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认为对公众开放、为社会服务应该是公共图书馆的事情,其服务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员工。大学围墙之外的社区居民不能利用大学图书馆,这是一条被全国各大学普遍遵循的不成文法。这种传统、封闭的服务原则,严重地制约着大学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发挥,造成了图书文献资源的浪费。据最近几年我国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一些大学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仅在30%左右,大部分文献资料的内在价值还没有得到发挥。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一样,是国家投资建成的,其文献资料是我国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某单位的财产,其服务对象就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正如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指出的“书是供所有人使用的(bO0kforal1)”,公民都应有文献资源共享的权利。
  2.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优势
  大学图书馆在学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大学学术水平的直接表现,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藏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因此各个大学都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藏书规模,藏书质量,服务水平和公众图书馆相比,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学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都能满足对社会开放的要求,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书籍、报刊、资料极其丰富,而且同一书籍一般都有供外借之用的好多复本,尤其是期刊杂志较为齐全完备,这是大校图书馆较之公共图书馆最为显著的优势6从有关统计来看,大学图书馆书的利用率最多不会超过40%,低的甚至就25%左右,完全有闲置的图书资源来对外开放。大学图书馆不光有足够数量的图书资源,还建立了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并与光盘、复制、视听、缩微、监测等自动化、现代化技术相配合的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自动化系统,内容庞大的信息数据库,有的大学图书馆还设立了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并承担国际联机检索课题。完善的网络出借系统,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员和大量的电子图书,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大学图书馆的硬件水平和公共图书馆比起来毫不逊色,这为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一样,是国家投资建成的,其文献资料是我国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某单位的财产,其服务对象就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3.我国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必要性
  3.1广大的社会需求渴望增加知识来勰的途径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进入21世纪后,我们面临着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广大劳动者都十分渴望增加自己的知识来更好的面对社会的挑战,而一个城市1—2所公共图书馆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往往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发达的国家决不可能在民众普遍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基础上建立,而大学图书馆是最有可能来填补这个空缺,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会对全民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无论从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还是出于义务,大学图书馆都应该为公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