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浅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服务精神及培育(一)

浅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服务精神及培育(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馆员精神培育

  论文摘要:本文从图书馆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缺失的原因着手,指出了高校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和馆员的专业服务精神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图书馆要进一步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深化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达到提高服务效益之目的。
  
  
  一、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的缺失分析
  图书馆员由于受其工作性质的服务性、单调性、重复性等习惯化的影响,使少数馆员的职业素质出现了下滑,丧失了服务精神,服务效果难以令读者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的管理者长期忙于日常的业务工作,重视了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忽略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和服务精神的“软件”培育。长此以往,使一些馆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读者第一,服务之上”的工作态度,导致他们在服务工作中,对读者毫无热情,态度生硬、冷漠。
  2、学校职称评定存在着重学历、轻工作业绩,重论文成果数量,轻专业技术能力的问题,馆员职称评定存在“难、慢、高”,致使一部分工龄长且没有学历的老职工深感前途暗淡,悲观失望,工作没有了动力。
  3、有的馆员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认为不能很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再则由于收入少,福利待遇低,不安心工作,纷纷人心思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在这种管理机制下,无法创造出适应馆员更新知识、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条件,馆员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压抑了进取心。
  
  二、馆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服务精神
  任何服务行业都呼唤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服务精神去支撑,图书馆的专业服务也不例外。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唯一的目标,也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阵地之一。
  图书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馆员的优质服务,馆员是图书馆的资源,是实现“读者满意”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如果在服务过程中,馆员不能主动、积极地为读者服务,对读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久而久之,读者就不愿意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馆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劣,同时也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大小。作为高校图书馆员,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应该具备的高尚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之外,还必须具有图书馆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貌--专业服务精神。“专业服务精神”是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状态,即默默无闻、为人作梯的奉献精神;读者至上、真诚服务的敬业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表率精神;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是图书馆职业道德所要求的,也是馆员做好图书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三、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的培育
  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文化资本,努力提供让读者满意、让读者获益的教育服务。建立一支稳定、具有专业服务精神的馆员队伍,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求得科学发展,求得读者认同的先决条件。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图书馆工作从表面上看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却间接创造财富和价值,反映在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增长上,反映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积累和精神文明日益深化之中。其工作是一种提供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高层次的智力和知识服务,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谋生的工作。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是为不断发展和丰富人类文明而辛勤劳动的服务者。虽然图书馆工作平淡、乏味,不易出成果,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头于不显山不露水的读者服务工作之中,但图书馆工作却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馆员只有充分认识了本职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产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热爱本职工作,从而排除各种影响,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