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借助媒体工具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

借助媒体工具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

详细内容

作者:霍少华 刘晓清 丁建芸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大前提下,创新型教育怎样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电教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想象、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记忆,拓宽学生视野。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怎样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这里想谈一点个人体会。  
1.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最佳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采用投影、配乐、录像等电教媒体创造氛围,可以使同学们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在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时,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脑海中就会再现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如《可爱的草塘》一课,是一篇优美感人的散文,它无论是描绘北大荒草塘的迷人景色,还是表露作者的赞叹情感,无不闪动着美的光彩,蕴含着美的情趣;而学生限于经历和生活环境,对此都了解不深。为了激起学生对北大荒及草塘的热爱,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充分运用了电教这种媒体,激发情感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动情、想象、明理。  
首先,我用“假想旅游”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北大荒在我国东北,那里有肥沃的土地,富饶的物产还有美丽的草塘,实在令人神往,你们想不想去?现在就叫小华做我们的导游。随同作者一同踏上开往北大荒的列车吧!”接着播放录像,展现草原美景,一下就使学生感到自己仿佛来到北大荒。置身于草塘之中得到美的享受调动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当教者提出“从课题和教师的介绍中你知道了什么”时,学生很快地借助情境教学所提供的感性认识,描述草塘的优美、丰富的物产。从内心发出对北大荒的赞美。此时,学生也如同作者,思想感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觉得没意思”到“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当教者引导学生思索并联系本单元的教学“要在读懂词、句、段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条理”的训练重点,问:“你还想知道什么”时。学生情绪高涨,踊跃发表意见,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紧接着出示幻灯片,学生质疑。这样既能使学生明确了下步学习目标,更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用电教媒体,驱除课文疑难
电教媒体使用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是低年级课文,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上有困难。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关。例如,在讲解“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依赖于种子上的小毛”这一句话时,使用了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整株蒲公英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一颗蒲公英种子飞扬出去,随即种子放大,蓬蓬松松的毛儿清晰可见。
蒲公英又靠什么飞翔?一阵微风刮来,蒲公英种子随着悠扬的音乐一颗一颗出发,重点词“纷纷出发”在屏幕上出现。课件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形近字的区别和汉字的笔画顺序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亭’’与“停”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如何区分呢?可利用课件先出示一座六角亭打出生字“亭”,再让一个人走到亭旁停止,打出生字“停”,使学生对两个字的形义区分印象深刻了。在教学汉字的笔画顺序时,低年级学生往往不知先写哪一笔,这时我充分利用课件来演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类型字的书写规律、书写过程、一笔一划,使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直观,自然学得牢固、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