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一)

浅谈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就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提出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化学教学培养人文精神意义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教学多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渐微。如今社会上信仰丧失、道德滑坡、身心失调等现象不为罕见,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三聚氰胺事件、泼硫酸、造假药、制冰毒等不和谐音符。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现今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追求真、善、美等高尚的价值理想为核心,它涵概了人类个体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和能力等诸多因素,是对人类自身的完善提高和终极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以人为本: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贴近人的生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适时进行渗透,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措施。它主要包括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本人认为化学教学中为实现培养人文精神的目标,应采取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并善于采纳学生正确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多向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的内涵,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学习钢铁的冶炼后,引导学生思考“百炼成钢”有什么人生寓意?经过思索探讨,学生将领悟到在人也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剔除自身的劣性与不足,广泛吸收外界的营养与精华,才能成为高素质的的人。可见,只要我们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心人,就一定能随处找到人文教精神教育的材料和契机。3、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