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地理的兴趣教学(一)

浅谈地理的兴趣教学(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主要论述在教学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引言,联系乡土地理实际、国内外时事和热点问题,生动形象描绘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兴趣教学

【Abstract】Main elaboration in teaching how through careful design introduction, relation local geography actual, domestic and foreign current events and hot topic, methods and so on vivid image description enhance the student learn geography the interest, thus enhances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Geography; Interest teaching

从心理学上说,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激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想提高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在地理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设计引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言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一个值得精心设计的部分。引言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设置的思路进入课题。因此引言的设计力求新颖、巧妙、多样化,尽量避免节节课都是以复习提问导入。我总是结合教材,根据需要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引言。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便以故事导入。我先讲一个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所率领的军队把司马懿父子所率领的魏军困在葫芦峪里,然后遍山点起大火,欲将魏军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唯有等死。不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把大火浇灭,司马懿父子得以死里逃生。诸葛亮只能感叹:“这是天意!”然后我把话题切入要学习的课题:“到底是不是天意呢?我们通过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就可以帮助大家找到答案了。”同学们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住,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便认真地听课学习。
2.联系乡土地理实际,加深理解记忆
乡土地理具有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犹如天然地理博物馆一般,许多活生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在这个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学生对乡土地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了解欲望。把课本里的知识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课本里的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加深印象,提高记忆。例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说明原理后,我便用我们学校旁边的那条大河两岸受侵蚀程度不同加以印证。对这条大河,同学们都很熟悉,南岸坡度很陡,而北岸坡度则较缓和。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使流水对南岸(右岸)的侵蚀比对北岸(右岸)强。在讲到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时,我先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本市的糖厂、钢铁厂、水厂、化肥厂、水泥厂、食品厂等,在布局上合理不合理,找出原因。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分析原因,最后我再对同学们讨论结果作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工业布局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3.联系国内外时事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兴趣
国内外时事和热点问题非常富有吸引力。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日新月异,瞬息万变,许多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而教材内容总是落后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联系国内外时事和热点问题,及时补充最新的信息,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亲切感、趣味感和紧迫感,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