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语教学中母语与英语平行发展探讨(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母语 平行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入手,分析了双语教学的优点和我国发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在实行双语教学时,要注意保持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既要强化母语的优势,保证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又要兼顾现代社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重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型人才。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需要,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引进原版外语教材,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由此,我国的双语教学发展进入高潮时期,许多高校相继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践。
然而,双语教学在我国学术界引起极大的争议。一方面,学者肯定了双语教学对改善我国英语教学耗时长,见效慢的弊端所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学者纷纷撰文,对双语教学的发展表示质疑,甚至提出反对的意见。马庆株教授指出,英语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地位严重地影响了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2]包天仁教授认为,采用不适合中国国情、教情、学情的双语教学,不仅不可以解决中国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问题,而且容易出现母语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的局面。[3]本文从我国学术界对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应该兼顾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双语教学关系到中国长远的切身利益。不可否认,世界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国和欧洲,其传播方式从来就是从中心向边缘地带扩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
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为例。印度软件业远远胜于中国同行:印度出口软件年总值在62亿-85亿美元。而中国1999年的软件出口只有1.3亿美元,历年出口累记总值还不到10亿美元。中国软件工业创汇只有印度的1/50-1/60。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印软件同行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官方语言是英语。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却无意中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很多人未必会想到印度是世界上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科技大国。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世界的高科技需求,印度迅速地,甚至奇迹般地发展了自己的软件产业,软件生产量已经占世界软件总量的16.7%。比尔・盖茨惊呼“印度将会在21世纪成为软件的超级大国”。这个实例提醒我们,外语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加入WTO,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应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的发展,需要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合作。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既懂得东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又能以欣赏的态度,汲取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传统与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学生既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吸收借鉴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既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又具有开放、平等与尊重的全球意识。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涉及到未来一代的语言交流与语言水平的提高,更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与世界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单语制教学模式,促进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培养一大批精通外语,具有全球化思维观念和广阔的全球视野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的需要
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目前,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开设外语课程时,都不约而同地首选英语,在实施双语教育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母语/英语双语教育。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化语言。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英语,始终把它作为中学三大核心课程(语文、数学、外语)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但是,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即学英语而很少用英语,英语应用能力差,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脱节。因此,英语成为了一门费时多,收效差的课程。很多学生经过8年甚至12年的英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地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传统的教法、学法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
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双语教学的优点之一。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努力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而且这种动机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所产生的更加持久。与专门的语言教学不同,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语言的感受来达到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学生在努力弄清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意思的同时,外语听力和外文知识将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得到强化,其中外语听力的提高将对学生外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关键作用。
二、双语教学应注重母语和英语的平行发展
批评或反对实施双语教学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会弱化我国学校教育中母语的地位。南开大学教授马庆株认为,双语教学的推广侵犯了汉语作为国家教学语言的地位。[2]2005年度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者削弱自己国家语言及其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进行纠正。[2]那么,双语教学中应如何对待母语和英语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进行双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汉语和英语的均衡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文化,同时保持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难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世界主要通用语言的英语,在中国学校教育的地位不断加强。双语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对中国外语教学的补充,受到学者和学校的青睐。